1 / 22
文档名称:

听课活动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听课活动总结.doc

上传人:lxydx666 2021/2/26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听课活动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听课活动总结
听课活动总结1
前段时间,我们积极参加了矿区组织的“评选学科带头人”的听课活动,虽然我校没有教师参赛,但是大家学录,本周三我们又围绕那天所听的课,结合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进行了研讨。可以说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仅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现将听课心得总结如下: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听完几位老师的优质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但都能抓住题眼,或是抓住重点句段,一步步的深入语言文字内部。
2、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去备课,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拥有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3、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谷凤利老师在上《珍珠鸟》时,通过转述,把文章换成大珍珠鸟的角度,让学生来复述课文,由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其次,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彭琳娜老师教学《月光曲》这课时,就通过学习指名读、配乐读、齐读、示范读等多种方式,充分体会了贝多芬情感变化,层次非常清晰。
4、扎实的语文基础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一定要扎扎实实打好语文的基础。这是我们语文教学传统的优势,决不能放弃。语文课程改革只能加强基础,然后追求创新。决不能放弃我们好的传统,片面追求“创新”。本次课堂教学老师基本都注重了语文学习的基础,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语文基础学习。例如识字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识字,使得识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体现了基础,又体现了创新。阅读教学注意了一定量地读的训练,比较注意朗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听话和说话训练,注意让学生掌握方法。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没有出现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的现象,注重教材资源和学生资源的挖掘和运用。
总得来说,通过这次听课,它丰富了我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听课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今后我们将通过这条捷径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听课活动总结2
按照学校与本组计划,十月中下旬完成第一轮巡回听课活动,10月19日,徐xx老师的《白公鹅》一课为我们语文组的这次巡回听课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不影响上课正常进度的情况下,大家克服各种困难,甚至步行穿梭在前后校的课堂上。大家没有抱怨,更没有丝毫的疲惫,有的是收获的喜悦,享受教育的精彩。
这次活动对于我们来说,是学校给我们创造的一次互相学习的机会,组里的每一位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认真准备,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一遍一遍的修改导学案,多次请教有经验的教师指点迷津。课上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引导,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后全面反思,认真总结听课感受,发表在博文和日志中。
我们语文组最精彩的是大家的评课,一坐下来,便是滔滔不绝,大部分都是直接指出本节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解决的建议,坦诚相见,毫不保留,因为大家坚信只有在不足中改进,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发现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特别有一些共性问题,如:第一,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什么时候发挥最有效?第二,展示的形式太单一,要怎样做?第三,怎样做到发散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很多值得去思考的问题:比如: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主要是教会学生怎样去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在导学案中,怎样去体现语文学科独有的特点呢,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仔细推敲都有其训练的重点,如:感情丰富的文章,我们就可以以读为主;写作手法很有特点的文章,我们可以训练学生仿写。听说读写不能面面俱到时,我们是不是可以只抓一个方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组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行深入研究的。
在活动过程中,学校的领导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和针对性的指导,让我们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语文组将更加的努力,做好教学研究工作。
听课活动总结3
本周,我们语文组继续围绕“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这一主题进行了教学研讨。首先是听了杨xx老师执教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然后针对这节课我们进行了教学研讨。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记叙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的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