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XX 高新区马堤生产路、规划支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 市市政工程处 20年月日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1、编制说明 2、工程概况 3、施工方案—施工部署 4、总体施工次序安排 5、主要工序施工和方法 6、确保工程工期的保证措施及人员分配计划 7、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 8、冬、雨季施工措施 9、确保工程安全的保证措施 10、确保工程文明施工的保证 11、环境保护措施 12、工期进度计划 13、机械设备计划 14、检验、测量设备配备计划 15、劳动力计划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说明 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施工工期、招标合同条款以及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在工期安排上尽可能提前完成。(2)合理安排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采取平行与流水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均衡生产。各项目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3 )施工进度安排注意各工序间的协调和配合,根据施工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施工中各个工序的施工安排并采取相应的措施。(4)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设施或就近已有的设施, 减少临时工程。(5 )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6 )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过程控制的方法按动静结合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 编写依据: 1)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答疑纪要。 2)相关图纸、设计说明 3)现场勘察资料及我单位在相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4)我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机械装备状况。 5)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及质量验收标准: 施工组织设计《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2002 )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44-91 )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 )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092-96 )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建城 2002-221 )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194-93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 50326-2006 )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19001-2000 ) 2..工程概况本工程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 市高新区,马堤生产路规划道路等级为:临时生产路;规划支路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工程规模及特点: (1)马堤生产路(德源路—马堤跨线桥)施工范围北起德源路,南至马堤跨线桥。工程全长 570 米,道路宽度为 6米。(2)规划路(牧野大道—新中大道)施工范围西起牧野大道,东至新中大道。工程全长 米,道路红线宽度为 20米。工程包括:车行道、人行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照明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 )工程特点:分项工程多,工期短,质量要求合格。 招标要求工期: 要求工期均为 45日历天。 设计概况 马堤生产路道路工程: 平面设计:道路呈南北走向,道路沿线有两处平曲线。本次设计范围内马堤生产路分别与德源路、马堤跨线桥相交。纵断面设计设计原则是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以德源路道路工程和马堤跨线桥高程为控制点,结合现状地形并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设计。全线最大纵坡 % , 最小纵坡 % ;道路最小凸曲线半径 1100 米,最小凹曲线半径 2500 米。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形式为 6米的车行道,道路路拱采用直线型路拱采用直线形式,横坡为 % ,两侧各设置一米土路肩。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结构总厚 厘米,沥青砼面层厚 厘米(AC-13c) ,下设 16厘米水泥碎石基层, 16厘米水泥石灰土底基层,路床碾压。路基填筑前,清除原地表植物根系及腐殖质土,清扫干净,然后进行原路面碾压。土质路基压实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中有关规定执行,路基填方土壤应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分层填筑,碾压。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面沥青混凝土的沥青均采用 70号A 级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表 的要求;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选用硬质,耐磨碎石,其石料磨光值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 中二级公路的要求。基层材料中的水泥应采用优质硅酸盐水泥;石灰等级高施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