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委托人单方解除委托创作合同的法律后果
委托创作合同纠纷中,委托人虽享有法定的单方解除权,但委托人单方解除合同的,仍应向受托方赔偿合理的报酬损失。该损失的确定应结合创作活动的特殊性,考量受托人的体力和脑力付出情况予以综合评判,以受托人的实际付出与获取报酬相匹配为目标予以合理确定。
【案件索引】
一审:海宁市人民法院(2019)浙0481民初3198号
扫码二维码
打开知产宝
查看判决书
【案情】
原告:海宁市吴越风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被告:海宁市盐官镇中新股份经济合作社
2019年3月13日,原、被告签订了一份《创作村歌协议》,约定被告委托原告创作一首中新村之歌,制作总费用合计68000元,包括了歌曲的词曲创作费、MIDI制作费、录音棚租费、歌手演唱费、音频压缩处理费、录音师劳务费、后期制作费、差旅费、发票税金、母带费等费用。同年3月16日,原告工作人员李某在海宁市盐官镇中新村民委员会的办公室与被告的法定代表人张某、中新村的工作人员一起就歌曲的创作思路、中新村的概况风貌、历史沿革、未来发展等进行了沟通交流。后原告将取得的中新村相关概况的纸质材料邮寄给其委托歌词创作的作词人陈某。同年3月18日,中新村的工作人员与歌曲的作词人陈某通过电话进行了一次通话,主要内容为告知作词人被告将与原告终止村歌创作的协议,并请作词人立即终止歌词的创作。同年3月20日,被告书面函告原告解除《创作村歌协议》,要求原告终止后续工作的开展。原告收到解除函后于3月23日书面函告被告,表示歌曲的歌词已由陈某完成,并要求被告支付23500元作为违约赔偿。被告在收到该函后于3月25日再次书面函告原告,拒绝支付原告提出的23500元款项。原告为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支付报酬30000元。
【审判】
海宁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与被告签订的《创作村歌协议》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对双方具有拘束力。从双方协议约定的合作内容来看,被告委托原告创作歌曲,原告受托完成智力成果的创作后将成果交付被告,被告支付报酬,其内容符合承揽关系的特征,可以适用《合同法》第十五章承揽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依据该法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定作人可以随时解除承揽合同,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故本案被告向原告提出解除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同时原告有权向被告主张赔偿损失。现原告提出要求被告支付报酬3
0000元,其本意即要求被告赔偿其预期可获得的报酬,该主张理由正当,但就数额是否合理,还应结合双方履行合同的经过、原告开展创作的进度、付出的劳力、交付的成果等因素综合予以判断。从双方履行合同的经过来看,自双方签订协议至原告获知协议解除,期间并不长,且在3月18日,被告已预先与原告委托的第三方就歌词创作履行了终止创作的告知义务,后才向原告方正式发出解除函,该做法并无不当。原告主张其在接到解除函前已经委托第三方完成了歌词创作,但现有证据尚不能证明已就歌词创作形成了双方都认可的成果。但鉴于本案原告的工作任务主要为智力创作,不同于以技术技能完成有形成果的任务,在实际交付成果前,往往需要付出脑力进行调研和构思,且从履行过程看,原告确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