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劳动合同法》之立法回顾与思考-论文.pdf.pdf

格式:pdf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劳动合同法》之立法回顾与思考-论文.pdf.pdf

上传人:shuifen19963 2016/5/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劳动合同法》之立法回顾与思考-论文.pdf.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月,第44卷第3期,May,2014,, JournalofNoahwe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法学研究】《劳动合同法》之立法回顾与思考李亚娟(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陕西西安 710072) 摘要:《劳动合同法》在市场经济深化、企业用工制度变化的背景下开始起草,在立法的过程中经历的争论主要围绕立法宗旨与价值展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本质上是对劳资不平等的社会不公的一次矫正,但在实施后也因劳工标准的提高面临来自用工企业的挑战,劳务派遣成为规避企业责任的渠道。《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也是对此挑战作出的立法回应。关键词:劳动合同;劳工;劳工标准;立法博弈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4)03-0076-06 2007年6月29日,历经四次审议、两年多的反复酝酿和多方权衡,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高票通过《劳动合同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劳动合同法》从出台到今天,经历了立法前及实施后的争论、2009年经济萧条的冲击、2010年的工潮及“民工荒”、2012年7月《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讨论稿、2012年12月28日《劳动合同法》修正案通过。回顾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的争议以及实施后的问题,对于清晰认识我国劳动关系的变化、其在全球化下世界劳工关系格局中的意义以及未来劳动法的立法趋势,可能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O年代初开始进行劳动合同的改革和试点工作,之前计划经济不存在劳动力市场,劳动用工由政府劳动部门统一安排,只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临时工和合同工。自20世纪9O年代开始,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1994年制定了《劳动法》,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劳动法》第三章为劳动合同制度,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以及法律责任等都作了规定,之后劳动部门又相继出台了一些配套的规章和政策。但《劳动法》对于劳动合同的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只有不到20条。而经过十多年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市场化用工的需求、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非公有制劳动关系增多、劳动关系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劳资双方争议的多样化,导致劳动法中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远远落后于现实。第一,劳动法调整范围较窄。《劳动法》制定时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用工制度进行改革,侧重于企业劳动关系的调整,导致一些其他用工形式被排除在劳动法之外或者不完全适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灵活用工形式增多,用工主体和用工形式多样化,如劳务派遣用工、非全日制用工、民办非企业单位用工等,而《劳动法》对这些新的用工形式没有规范或规范较少,导致权利维护的缺位。收稿日期:2013-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E069) 作者简介:李亚娟,女,陕西汉中人,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从事劳动法、法治教育研究。李亚娟:《劳动合同法》之立法回顾与思考第二,劳动争议案件增长快速。根据数据比对可以发现,“1995年《劳动法》实施当年,,;而到了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