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精编]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大全.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编]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大全.doc

上传人:仅仅三声 2021/2/27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编]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大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到了做清明节手抄报的时候,那么放什么资料好呢?本文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清明节手抄报的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清明节手抄报图片欣赏  清明节手抄报图1  清明节手抄报图2  清明节手抄报图3  清明节手抄报图4  清明节手抄报图5  清明节手抄报图6 清明节手抄报资料一、清明果的来历  清明果也叫绵菜饴、清明饴,民间采用古老的制作方法,用原始的石器工具捣制,外皮用艾叶做成,软糯有嚼劲,回味更悠长,有化痰、止咳、降压、去风功效。
  传说太平天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在村里添兵设岗,防止出村人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给陈太平吃时,走出门,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身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
  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清明节手抄报资料二、清明节诗句  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2.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
  3. 粉杏轻柔岸柳新,清明春雨两相侵。《清明祭诗》
  4. 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清明祭诗》
  5. 春雨清明湿杏花,小山明灭柳烟斜。《清明祭诗》
  6.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
  7.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清明日》
清明节手抄报资料三、清明节的由来传说50字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得名”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清明节手抄报资料四、寒食节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 浸种耕田莫迟延。”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
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