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021年赴威海、烟台考察体会 威海到烟台高铁.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赴威海、烟台考察体会 威海到烟台高铁.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2/2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赴威海、烟台考察体会 威海到烟台高铁.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赴威海、烟台考察体会 威海到烟台高铁

  学****优秀经验   提升自我发展  ——赴**、**等地学****考察的体会和思索   随县旅游局组织考察团赴**、**等地学****考察了新农村小区建设、生态农村旅游服务业发展及当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做法,亲眼目睹了各地经济发展的思绪和做法,感受到了我们要加紧新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要想在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中脱颖而出,最有效的出路就是加紧推进高水平、高质量的转型升级。经过学****考察,不但是视野上的冲击,更多是思想上的启示。
     一、**、**生态农村旅游服务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经验        (一)农业产业化水平高,主导产业优势突出。****市成山头周围含有浓郁胶东渔村风俗和建筑的村落,借助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经过几年的努力,发展生态旅游已经初具规模,环境日益优化,设施渐趋完善。她们由村委会成立农家乐合作社,旅游接待户达成200多户,户均收入15万元。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地渔业经济以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加点。**市刘家沟镇马家沟村从一个单纯依靠果业种植的闭塞山村,翻天覆地的改变到一方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宝地,是一个共建共荣、共赢共享的范本,被评为“好客山东逍遥游山东最美乡村”之一。她们以景点为节点,以文化为脉络,连点成线,串线成面,整合多种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别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条,围绕培育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实现了生态养民、文化强民、旅游富民。
  (二)集体经济实力雄厚,村庄建设各具特色。在这次考察中,我们走访了多个在全国全部有较高著名度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印象很深,触动很大。
  **市刘家沟镇马家沟村、******胶东渔村、**烟墩小区等凭借本身地理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支柱产业,扩展二三产业,形成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烟墩小区我们看到2500平方米的大型娱乐广场、18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和1700平方米的文体健身广场错落有致,小区综合服务中心、小区卫生服务站、村级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一项项富民、惠民举措办得实实在在。村民住宅经旧村改造后全部实现了别墅式、公寓化,全村实施无偿供粮、供水、供电、教育和医疗保障,建立了完善的退休、养老和社会救助体系。是一处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村,一所功效齐全、环境优美的当代化新村。
  (三)依靠产业扩张,全村共富有序推进。依靠各类开发旅游资源推进全民致富,实施了统一计划、统一建设,村庄小区化、资产股份化。村集体成立合作社,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农民由“单干户”转变成“社员”,收益倍增,真正实现了共同富裕。农民思想观念、生活方法、居住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二、考察的启示        借鉴**、**等地的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应做好三篇:
     (一)坚持把发展生产、提升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做好当代农业生态旅游这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是提升农民收入,改进农民生活,缩小城镇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加紧农村经济尤其是当代农业的发展时,应在原有基础上深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做强主导产业,提升产业档次,扩大规模效益。
     一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含有我县特色的水果、水产、蔬菜、畜禽、经济林等优势产业,完善农村旅游布局计划,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