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节 系统维护
本节内容:
一、系统维护的目的
二、系统维护的需求来源
三、系统维护工作的对象
四、系统维护的类型
一、系统维护的目的
MIS投入正常运行之后,就进入了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一般信息系统的寿命,短则4-5年,长则达10年以上。在系统的整个使用寿命中,都将伴随着系统维护工作的进行。系统维护的主要目的是保证MIS正常而可靠的运行,并能使系统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系统维护就是为了保证系统中的各个因素随着环境的变化始终处于良好的、正确的工作状态。
二、系统维护的需求来源
、策略的改变。
。
,系统本身存在一些缺陷需要改进。
,例如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更新换代。
三、系统维护工作的内容
系统维护面向系统中各种构成要素,按照维护对象的不同,系统维护的内容可分为:
:主要是对程序进行维护;
:主要指数据的更新或调整以及数据内容的增加、数据结构的调整等
:主要指代码的增加、修改、删除以及设置新的代码。
:主要指对主机及外设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四、系统维护的类型
:指为保证系统正常可靠运行而对系统进行的维护,改正系统测试中未发现的软件缺陷。
:指为适应变化的外界环境而对系统进行的维护。
:指为扩充功能和改善性能而进行的修改。
:指选择那些还有较长使用寿命,目前尚能正常运行,但可能即将要发生变化或调整的系统进行维护。
第2节 系统评价-1
所谓评价就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的考核。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分为广义评价和狭义评价。广义的系统评价是指从系统开发的一开始到结束的每一阶段都需要进行评价。狭义MIS的系统评价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依据用户的反馈意见和系统运行情况,定期对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考核,考察和评审新系统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技术性能是否达到了设计的要求,系统的各种资源是否得到充分的利用,经济效益是否理想,为系统的维护或者再次开发提供依据。
第2节 系统评价-2
系统评价的目的
1.检查系统实现目标的情况
2.检查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
3.明确系统改进和扩充要求
第2节 系统评价-3
信息系统的评价应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进行评价,即技术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同时其作为应用于社会的人机应用系统,还要进行社会效益的评价。
一、系统的技术评价:
从系统所提供的功能和具有的技术性能两个角度进行评价,应包括:
:检查系统开发时设定的目标是否达到,实现的程度如何。
:检查在实际运行环境下系统功能的完成情况,评价用户对功能的实际效果的满意度。
第2节 系统评价-4
:着重评价系统的技术能力,主要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容错能力、响应时间和存储效率等。
:系统中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如何。
对系统进行上述技术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评价系统的实际效能,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或更新提供决策依据。
第2节 系统评价-5
二、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价
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价是通过费用效益分析来实现的。费用是指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全部开支所构成的成本,效益是指通过系统的运行所带来的费用减少或收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