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P关注留守儿童.pptx

格式:pptx   大小:1,225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P关注留守儿童.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2/27 文件大小:1.2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P关注留守儿童.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为什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在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它所衍生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也正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在农村,大量孩子的父母为了生计都涌到城市里加入“打工族”的行列,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或朋友看管,由于农村教育条件的落后以及看守人的疏忽大意,加上被留守孩子本身的不成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年的累积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这些留守儿童的群体在自身不健康生长的环境下,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社会造成某些不良影响甚至造成犯罪的恶果。根据调查显示,众多留守儿童都是在不健康的缺乏温暖的环境下成长的。在没有父母的陪同下,在没有父母的监护下,在没有父母的关怀下,留守儿童的成长往往附带一种心理畸形,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对其日后的性格定性和行为****惯的培养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小组才选中了这个课题,同时也希望我们的PPT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感动和对留守儿童更多的认识
为什么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具体情况如下:
  、工作时间长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
  ,差距很大。以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很难支撑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生活。
,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学校上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学校接收,其父母也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
而城市中那些面向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基本上都是民间
兴办的,其教学质量不仅无法和城市学校相比,
也无法和农村学校相比。
中国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
  目前,。根据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报告显示,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学龄前(0―5周岁)、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14周岁)和大龄(15―17周岁)%、%、%%。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约3000多万。




通过以上的一些资料,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留守儿童的现状是如此的令人堪忧。进而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人。2010年5月25日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的家长每天会和孩子联系一次,%的家长每周会同孩子联系一次,%的家长每个月才和孩子联系一次,%的家长每年才和孩子联系一次, %的家长甚至和孩子没有联系。由于长期远离父母,逾四成以上
留守儿童感到孤单,三成以上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卫生问题。
主要表现如下:
  一、 性质柔弱内向
  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一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
  二、 自卑心理障碍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不求进。
  三、 孤独无且心理
  父母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孤独,近而产生心里骚动和抑郁等问题。
  四、 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