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护理.ppt

格式:ppt   大小:46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护理.ppt

上传人:2623466021 2021/2/27 文件大小:4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护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护理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目录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处理要点
病因
护理评估
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护理措施
护理目标
护理评价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手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之内失血量超过1000ml 或循环血容量的20%,是常见的临床急症。
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其中常见的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胆道病变引起,如胆囊或胆管结石或癌症、胰腺癌等。某些全身性疾病亦可引起出血,如白血病、血友病、尿毒症、应激性溃疡等。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临床表现
发热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出血量与速度,并与病人出血前的全身状况如有无贫血及心,肾,肝功能有关。
呕血与黑便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呕血与黑便
氮质血症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发热
氮质血症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但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亦可仪见黑便,而出血量大、。呕血与黑便的颜色、性质亦与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呕血呈鲜红色或血块提示出血量大且速度快,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短,未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如呕血呈棕褐色咖啡渣样,则表明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长,经胃酸作用形成正铁血红素所致。柏油样黑便,粘稠而发亮,是因血红蛋白中铁与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当出血量大且速度快时,血液在肠内推进快,粪便可呈暗红甚至鲜红色,需与下消化道出血鉴别;反之,空肠、回肠的出血如出血量不大,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也可表现为黑便,需与上消化道出血鉴别。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由于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相应不足,导致心排血量降低,常发生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其程度轻重因出血量大小和失血速度快慢而异。病人可出现头昏、心悸、乏力、出汗、口渴、昏厥等一系列组织缺血的表现。出血性休克早期体征有脉搏细速、,此时应特别注意血压波动,尤其脉压。呈现休克状态时,病人表现为而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急促,皮肤湿冷,呈灰白色或紫灰花斑,体表静脉塌陷;精神萎靡、、意识模糊;收缩压降至80mmHg以下,脉压差小于25~30mmHg,心率加快至120次/次分以上。休克时尿量减少,若补足血容量后仍少尿或无尿,应考虑并发急性肾衰竭。
大量出血后,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出现发热,℃,可持续3~5日。发热机制可能与循环血容量减少,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失血性贫血亦为影响因素之一。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肠道中血液的蛋白质消化产物被吸收,引起血中尿素氮浓度增高,称为肠性氮质血症。血尿素氮多在一次出血后数小时上升,约24~48小时达到高峰,3~4日降到正常。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测定红细胞、白细饱和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肝功能、’肾功能、大便隐血等,有助于估计失血量及动态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判断治疗效果及协助病因诊断。
内镜枪查
出血后24~48小时内行急诊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出血部位,明确出血的病因诊断,同时对出血灶进行止血治疗。
X线钡剂检查
检查宜在出血停止且病情基本稳定数日后进行。
其他
选择性动脉造影如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帮助确定出血部位。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处理要点
补充血容量
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抢救:迅速补充血量,纠正水、电解质火衡,预防和治疗失血性休克,给予止血治疗,同时积极进行病因诊断止血措施和治疗。
立即配血,可先输人平衡液或葡萄糖盐水、右旋糖酚或其他血浆代用品,尽早输入全血,以尽快恢复和维持血容量及有效循环,最好保持血红蛋白不低于90~100/L。输液量可根据估计的失血量来确定。
止血措施
(1)药物止血:
①抑制胃酸分泌药:临床常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阻滞剂,常用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急性出血期均应静脉给药。
②口服药物止血:如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100ml水中分次口服,也可经胃管滴注入胃,可使出血的小动脉收缩而止血。其他有效的止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