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长白山自然环境.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白山自然环境.doc

上传人:陈潇睡不醒 2021/2/28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白山自然环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长白山保护开发区自然环境分析
[摘要]本文根据野外考察和卫片解译,对长白山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植被进行了全面系统性地阐述与分析,为长白山保护与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长白山;自然环境
中图分类号:
长白山是我国的十大名山之一,东北三大名山之首。火山地貌壮丽,生态系统自然而多样,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同时,生物多样性高居中纬度之冠,又是三江之源,保护意义突出。为了带动我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强区内的保护工作,我省采取“九加一”模式,建立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其职能与地级市相同。由此,拉开了长白山的保护和开发的新篇章。
长白山的保护和开发,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认识基础上。长白山保护开发区自然环境分析尤为重要。
1地质、地貌

本区位于欧亚板块中朝地台(小板块)的东北边缘,主体为太子河――浑江坳陷,其南部为营口――宽甸隆起,北部为铁岭――靖宇隆起。地台基底为寒武――奥陶纪变质岩,主要为大理岩、变质砂岩等,出露于本区周遍山地及区内孤立山体上。
由于欧亚板块仰冲,在张力作用下,其前部发生了深大断裂――鸭绿江大断裂。断裂的北端,成为岩浆上涌通道,并多次喷发,形成了本区主要的地表出露岩石――基性至中酸性的喷出岩。其中分布面积较广的喷出岩有:玄武岩,碱性粗面岩、凝灰岩、黑曜岩、火山灰等。

区内地貌类型主要有火山熔岩地貌、流水地貌、冰缘地貌、重力地貌、古喀斯特地貌。其中火山熔岩地貌主要有火山中山、小火山、熔岩台地;流水地貌主要为侵蚀剥蚀中山、侵蚀剥蚀低山、侵蚀剥蚀台地、冲积洪积台地、河流阶地和漫滩;古喀斯特地貌以喀斯特洞穴为主;冰缘地貌见于长白山火山锥体上,主要为在冻融作用下,与重力及流水作用复合,形成的倒石堆及箱形河谷。

熔岩台地地域面积广阔,是本区最常见的地貌类型,分布于海拔600-1000米之间。
第三纪末,本区为准平原化的浅盆地,第四纪初的早更新世,沿鸭绿江大断裂发生了规模巨大的裂隙式火山喷发,喷出物为流动性强的基性岩浆,岩浆在盆地内流动、冷凝,形成厚度在200-400米的玄武岩地层。
之后,流水在玄武岩之中切割出大量的沟谷和河谷。原来平坦的地面也就转化为微起伏的玄武岩台地。

火山锥座落于熔岩台地上,是中心式火山喷发的产物。本区拥有一个主锥体和多个小锥体。长白山火山锥介于1800-2691米之间,为火山中山。它形成于中更新世,由于喷出物为中酸性岩浆,有一定流动性,遂堆积成坡度较小的盾状火山体,一般坡度在15-20度左右。
火山锥的主要组成岩石为碱性粗面岩及黑曜岩等。
长白山火山锥在后期流水侵蚀及冻融作用下,形成了许多沟谷,加大了地面起伏。特别是二道白河箱形谷地,深切于火山锥体之内。在冻融作用和重力作用下,谷坡直立,谷坡下部堆积了倒石堆。由此,极大地提高了火山锥体的险峻程度。

山麓介于熔岩台地与火山锥之间,由火山锥向熔岩台地倾斜,坡度一般在5—10度,分布于海拔1000-1800米之间。
山麓形成于熔岩台地和火山锥之后,为更新世末期至全新至喷发物,呈同心圆状堆积于火山锥周边。成为火山锥体与熔岩台地之间的过渡带。其组成物质多为凝灰角砾岩和火山灰及浮石等。

在火山锥、坡麓和熔岩台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