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
一、 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 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 做到实词、 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 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
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 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 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 的灵活性, 文字可增可减, 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 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 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 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 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 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 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 、“晏婴”、 “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 “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 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 (《晏子使楚》 )又如:“子猷、子敬
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 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 ;(2) 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如《人琴俱亡》 中“语 时了不悲”,翻译为: (子猷 )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 ,把 “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 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 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 (人琴俱亡 ))中的 “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 ,“左右对曰” (《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 由段到句, 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 连贯一起, 对待难句, 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 联系后句, 仔细斟酌, 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 合情合理, 词句之间, 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 补出本意, 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 "尔""
汝" 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
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三、中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十字诀例析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 的全面实施, 中考文言 文翻译也随之有了根本的改革, 绝大多数的试卷都增加了直接翻译题型。 这既能考察学生对 实词、 虚词、不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和句子间语意关系的掌握和领会, 又能考察学生的书 面表达能力。这比以往的选择题型,难度加大了许多。因此,要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就必须 掌握必要的方法
(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 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