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拉曼光谱及其应用.ppt

格式:ppt   大小:4,266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拉曼光谱及其应用.ppt

上传人:窝窝爱蛋蛋 2021/3/2 文件大小:4.1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拉曼光谱及其应用.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拉曼光谱及其应用
拉曼光谱简介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拉曼光谱简介
1
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的比较
2
拉曼光谱的发展――RR与SERS技术
3
拉曼光谱及其联用技术应用
4
光谱分类
光谱分析法
联合散射光谱
吸收光谱
发射光谱
光谱分类
发射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AES)、原子荧光光谱(AFS)、X射线荧光光谱法(XFS)、分子荧光光谱法(MFS)等
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光法(UV-Vis)、原子吸收光谱(AAS)、红外观光谱(IR)、核磁共振(NMR)等
联合散射
光谱
拉曼散射光谱(Raman)
Inelastic scattering of light at a molecule
Basic Principles of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拉曼光谱简介
1922
1928
1928
斯梅卡尔
预言新的谱线
频率与方向都发生改变
拉曼()
在气体与液体中观测到一种特殊光谱的散射
获1930年诺贝尔物理奖
苏联人曼迭利斯塔姆、兰兹贝尔格
在石英中观测到拉曼散射
History
拉曼散射效应的进展:
拉曼散射效应是印度物理学家拉曼()于1928年首次发现的,本人也因此荣获193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8-1940年,受到广泛的重视,曾是研究分子结构的主要手段。这是因为可见光分光技术和照相感光技术已经发展起来的缘故;
1940-1960年,拉曼光谱的地位一落千丈。主要是因为拉曼效应太弱(约为入射光强的10-6),并要求被测样品的体积必须足够大、无色、无尘埃、无荧光等等。所以到40年代中期,红外技术的进步和商品化更使拉曼光谱的应用一度衰落;
1960年以后,激光技术的发展使拉曼技术得以复兴。由于激光束的高亮度、方向性和偏振性等优点,成为拉曼光谱的理想光源。随探测技术的改进和对被测样品要求的降低,目前在物理、化学、医药、工业等各个领域拉曼光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研究者的重视。
拉曼散射
用单色光照射透明样品,大部分光透过而小部分光会被样品在各个方向上散射。
散射分为瑞利散射与拉曼散射两种。
:若光子与样品分子发生弹性碰撞,即光子与分子之间没有能量交换,光子的能量保持不变,散射光频率与入射光相同,但方向可以改变。这是弹性碰撞,叫瑞利散射。
: 当光子与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产生拉曼散射。
处于振动基态的分子在光子作用下,激发到较高的不稳定的能态(虚态)后又回到较低能级的振动激发态。此时激发光能量大于散射光能量,产生拉曼散射的斯托克斯线,散射光频率小于入射光。
若光子与处于振动激发态(V1)的分子相互作用,使分子激发到更高的不稳定能态后又回到振动基态(V0), 散射光的能量大于激发光,产生反斯托克斯散射,散射光频率大于入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