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021年广东省博物馆参观调查汇报.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广东省博物馆参观调查汇报.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3/3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广东省博物馆参观调查汇报.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东省博物馆参观调查汇报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广东省博物馆
  10月18日,周五下午2点,我和另外一位同学从学校出发,乘坐地铁前往广东省博物馆。经过大约1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成功抵达省博物馆。在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里,我们参观了“旗装雅韵”——清代满族衣饰展、“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毛利碧石”——新西兰文化艺术珍品展,和“异趣同辉”——馆藏清代外销艺术展。其中我们参观的关键是“旗装雅韵”——清代满族衣饰展。直到五点,省博物馆的闭馆时间到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再次搭乘地铁返回学校。
  我们这次参观的是省博物馆的新馆,坐落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其设计利用“宝盒”的理念,采取钢筋混凝土关键筒承载巨型钢桁架悬吊结构体系。因为展馆是由巨型钢桁架悬吊出来的,中间没有一根结构柱,为陈列展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到省博物馆,从馆外看,方方正正的,确实像一个“宝盒”,再走近看,就感觉一个“宝盒”迎面而来,壮观而宏伟。灰色和红色的色调让省博物馆充满了历史的气息,神秘的气氛。
  走进馆内,入眼便是宽广的大堂,四面挂着红灯笼,满满的中国传统气氛;抬头望去,每一层均呈四方环形,既整齐又别致。除了一个个展览厅外,馆内还设有纪念品区、用餐区、咖啡厅和几家小商铺,果真是设想周到,参观、休闲、购物皆不误。
  依据我们事先的了解,知道现在有一个有关衣饰的展览备受关注,因此我们毫不犹豫地往该展厅走去。雍容华贵的旗袍、威武气派的马褂、别致美观的旗鞋,这些只在古装戏里看到的华美衣饰,我们均在“旗装雅韵”——清代满族衣饰展中一一亲眼目睹。清代,是中国古代衣饰
  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是衣饰历史上继“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以后的第三次突变。不论款式品种、衣着特点全部直接影响了中国近、当代衣饰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是中国衣饰发展的一个主要历史阶段。清初,满族统治者为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三令五申,强制广大汉族军民“剃发易服”。满族长久骑射生活所形成的旗袍、马褂、箭袖、旗鞋、剃发垂辫来替代汉族自古形成的宽袍、大袖、蓄发、绾髻的传统装束,尽管在清代衣饰的演变和发展中,也吸收了汉族衣饰的一些特点,但在清代整个衣饰的发展当中,仍没有离开过满式衣冠的结构和风格,含有浓郁民族色彩的衣饰,对中国衣饰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主动推进作用。从八旗甲胄到各式佩饰,从异彩缤纷的民服到品秩有序的官服,我们看到了满族衣饰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
  在我看来,衣饰是会对大家产生影响的,这是一个文化软力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慢慢地改变着大家。比如,在清初,满族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强制要求剃发易服,甚至采取了如“留发不留头”等铁血手段,可见其主要性。就是因为汉族文人知道改变衣饰、剃发等会让她们忘记国仇家恨、数典忘祖,因此才宁死不屈;就是因为满族统治者知道经过衣饰的改变能同化汉人为其所用,因此才果断实施“剃发易服”。而衣饰的改变,也正正表现了民族融合、文化融合。如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满族女子中也逐步出现“三寸金莲”,宽大直筒的旗装慢慢变得纤细显腰身;满族男子也开始喜爱手持折扇,好一副文人雅士的样子。而旗装衣饰中的花样、饰品工艺,也在不停地表现着古代大家的生活****惯、生活场景、美好祝福。如女子衣衫上多绣有彩蝶、花草、石榴瓜果等,寓意多子多福、幸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