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doc

格式:doc   大小:62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doc

上传人:165456465 2021/3/3 文件大小:6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3题;共42分)
1. (6分) (2018高二下·新津开学考) 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影响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洋流    
C . 海陆位置    
D . 纬度    
(2) 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最可能是( )
A . 13    
B . 16    
C . 20    
D . 23    
(3)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 (2分) 新中国人口增长大致属于哪种模式
A . 原始型和传统型    
B . 传统型和过渡型    
C . 过渡型和接近现代型    
D . 传统型和现代型    
3. (6分) (2019高二上·沈阳月考)   下图为推覆构造示意图,这种构造通常是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原地岩块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岩层按照年龄由新到老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⑥②⑦①    
B . ⑦⑥③①    
C . ⑤⑥③⑦    
D . ④③②①    
(2) 图示断层两侧岩体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 下列关于飞来峰形成地质作用过程正确的是( )
A . 岩层断裂-垂直上升-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B . 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    
C . 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    
D . 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4. (4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鬼城”。“鬼城”现象,是指新城、新区的规划面积远远超出人口的入住情况,从而导致城市空置率过高,甚至城市被废弃,夜晚漆黑一片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造成“鬼城”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 自然环境恶劣,矿产资源储量少    
B . 城区人口数量少,增长较慢    
C . 盲目建设,城市配套建设跟不上    
D . 地理位置偏远,经济不发达    
(2) 为缓解“鬼城”危机,可行的做法是( )
A .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一产业    
B . 变卖土地,缩小城区规模    
C . 增加资金投入,吸引外来人员    
D . 合理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5. (2分) 关于下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B . 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 . 甲—乙的实地距离小于丙—丁的实地距离    
D . 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6. (4分) (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 澳门曾是我国历史上重要港口,后因泥沙淤积,其地位逐渐被香港超越。下图为珠江口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澳门沿海地区发生泥沙淤积的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携带泥沙多  ②河口流速缓慢  ③海水侵蚀作用强  ④海水对河流水的顶托作用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 港珠澳大桥修建人工岛的目的是( )
A . 保护生态环境    
B . 利于货物中转    
C . 利于航空航海    
D . 避免桥梁过长    
7. (2分) (2018高一下·上海期末)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2018年11月30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以下属于阿根廷特有的文化现象是( )
A . 原始的图腾崇拜    
B . 斗牛    
C . 探戈    
D . 芭蕾    
8. (2分) (2013高一上·江苏期中) 如图是甲、乙、丙三地房屋冬、夏至阳光照射情况,图中都画出了当地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的阳光,分别用A或B表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地位于北温带    
B . 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 . 丙地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D . A都是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