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霜叶红于二月花.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霜叶红于二月花.doc

上传人:286919636 2016/5/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霜叶红于二月花.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叶红于二月花“山无红树不经秋”。每到深秋,我就想起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 眼前浮现漫山红叶、江枫似醉的艳丽秋景图。人们常指的红叶, 是经秋变红的枫叶、黄栌、乌桕、槭树、柿树、五倍子、山葡萄、爬山虎等。在众多红叶中, 枫叶因形状美观、秋来红色经久不衰而最为出色。《说文解字》载:“枫, 木厚叶弱枝善摆……霜后叶丹可爱”。枫是金缕梅科的落叶乔木,树高可达 40 米,遍植于江南。南京栖霞山、长沙岳麓山、苏州天平山为著名观枫胜地。每到霜降时节,南京栖霞山的枫林一片火红,流金溢彩,煞是迷人。长沙岳麓山的爱晚亭, 四周是广袤无际的枫树, 深秋枫叶流丹, 云蒸霞蔚,到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景色。苏州天平山的古枫林, 以高大著称, 叶呈三角形, 俗称“三角枫”, 经霜后叶子不是一下子转为红色,而是由青变黄、由黄变橙、再变为红而紫, 故又叫“五色枫”, 构成“丹枫烂漫锦装成, 要与春花斗眼明”的景致。秋赏枫叶, 历代文人墨客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人杜甫的“含风翠壁孤云细, 背日丹枫万木凋”, 描绘枫树经秋的艳丽丰姿; 宋人杨万里《红叶》诗云:“小枫一夜偷天酒, 却情孤松掩醉客”, 把枫叶变红说成是偷饮了“天酒”, 想象很浪漫。宋人赵成德《红叶》诗别具韵味: “黄红紫绿岩峦上, 远近高低松竹间。山色未应秋后老, 灵枫方为驻童颜”, 把枫叶夏绿秋黄、秋后泛红的颜色都写出来。红叶也是人们寄托情思的景物,唐人鱼玄机《望枫叶寄意》诗写道:“枫叶千枝复万枝, 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 日夜东流无歇时”, 在红叶染遍山野时, 秋风萧瑟,故人远去,不禁勾起了诗人的离愁别绪。秋赏红叶有“北看黄栌、南赏枫叶”之说。北方观赏红叶的树种是黄栌, 黄栌属漆树科落灌木, 叶子霜后紫红色, 状如小团扇, 北京西郊香山红叶最负盛名。香山重峦叠峰, 花木满山, 秋来黄栌似一片彤红晚霞,远山近坡,黄栌林放射红光,鲜红、桃红、粉红、猩红, 五颜六色, 层次分明, 妍丽动人, 形成“西山红叶好, 霜重色愈浓”(陈毅诗句)的胜景,为中外游人所向往。文人赞美黄栌的诗很多, 女诗人薛涛咏道:“残日绚红霜叶赤, 薄烟笼树晚林苍”, 夕阳辉映下的红叶格外秀丽; 又如“遥看一树凌霜叶, 好似衰颜醉里红”、“万片作霞延日丽,几株含露苦霜吟”等,写得色彩明丽,生机盎然。唐代传说“红叶题诗”,就是以黄栌红叶来题诗传情的,十分感人。长安宫人韩翠苹在深宫看到红叶飘零, 感怀身世, 就在红叶上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宫竟日闲; 殷勤谢红叶, 好去到人间”, 让它随着宫廷小溪飘流出去,被一个叫于祜的青年拾得,为红叶上题诗所感动,也在红叶上题一道诗, 投入小溪上游, 飘流入宫中, 又恰巧被韩翠苹拾到。后来,他俩几经周折,终成美满姻缘。要说红叶色彩之美,恐怕数乌桕树了。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