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宝宝总说“妈妈来”.doc.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宝宝总说“妈妈来”.doc.doc

上传人:cjc201601 2016/5/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宝宝总说“妈妈来”.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宝宝总说“妈妈来”中国论文网/view- 不得不说,我越来越像个懒妈了, 4 岁多的小妞现在需要我陪玩的时候越来越少,做晚饭时或陪哥哥读书时, 她能自个儿玩得不亦乐乎。诀窍何在?那就是我坚守了一条大原则: 君子动口不动手。有人要问:“动口不顶用, 人家总说‘妈妈来’怎么办? ”好, 我就用磁力片搭建这个案例来详细解说。饶有兴趣地开始,却遇到了困难某个周末的上午,我坐沙发上看书,妞在一旁的游戏区自己翻出磁力片玩了起来。一会儿她跑过来找我,带着一些挫败情绪: “妈妈,这个东西我怎么拼不出来? ”她指了指图册上最顶端的东西。我看了一下她想拼的图形,和她实际拼成的图形,立刻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你数一下图上这里有几片? ”“1,2,3,4,5 。五片! ”“你拼的呢? ”“1,2,3,4,5,6 。六片!噢,我知道了! ”然后,她欢天喜地地返回去继续捣腾,不一会儿工夫,就拼好了那个五角飞碟。【大内涵】: 用问题来启发,把思考发现的机会留给孩子。【小尺度】: 用孩子有能力回答的问题来激发观察和思考。当孩子主动来寻求帮助时, 就算你内心里有千万个“你怎么这都看不出来”“你怎么这都不知道”的念头, 也请守口如瓶、打死不说。把发现的机会留给孩子, 因为这些都是促进她大脑构建的精华瞬间, 收获的是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反之, 如果你说了, 孩子不经思考就能得到答案,她可能特崇拜你,但同时也会形成依赖心理,每次玩都要叫你陪着。再次遇到困难,想放弃度过了这第一道难关,她继续她的工程,我继续看书。但没多久,她又发话了: “妈妈,我想搭别的了,这个不搭了。”之前, 我用余光扫到她在尝试搭五角飞碟下类似斜屋顶的东东, 我猜她是在这里又遇到难关了,搭不出所以想放弃。“宝贝,你是不是这个地方有点不会搭? ”我指指图册上五角飞碟下的斜屋顶。“嗯。”“你看看这个斜屋顶,它的前面有几片三角? ”“三片。”“加上侧面呢? ”“1,2,3,4,5 。五片! ”“我们看不到的背后,是不是还有? ”“对! ”“那有几片呢? ”“3 片。”她回答干脆准确,我略感意外。“好的,那这个斜屋顶一共有多少片? ”“1,2,3,4,5,6,7,8。一共有 8片!”数的过程中, 她对看不到的 3 片也毫不含糊。“好,那你找出 8 片三角,开始拼吧! ”她找出了 8片, 开始凑形状, 因为她是从上往下搭的, 底下没有支撑,这8 个三角非常难稳定住。我说: “你看,这图册上的斜屋顶下面是有东西的。”“是的,四方的,我会搭这个! ”说完她马上去搭了一个来。我帮她扶好,小立方和斜屋顶总算磕磕碰碰地对接上了。接下来她又从上往下盖了 2 楼、 1 楼,并搭好了一边的搭桥。【大内涵】: 用语言给孩子搭个“鹰架”,而不是直接出手给出结果。【小尺度】: 由浅入深,探测孩子的能力。“我想玩别的”, 这是一个重要信号: 要么是孩子累了、不感兴趣了, 要么是遇到困难想放弃。此时, 想要给孩子搭个“鹰架”, 让孩子在“最近发展区”里往上跳一跳的爸爸妈妈,机会来了!但是请一定要 hold 住自己的手,别出手替孩子做!如果手痒忍不住扑上去直接替娃搞定了,那么就等着听孩子一天到晚说“妈妈你来吧。”这里我给她搭出的“鹰架”是――提醒她思考图片中看不到的那一面。从平面图到立体的转换, 这对 4 岁多的小妞来说有难度。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