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080605)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和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修养,熟悉 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维 护与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 培养规格基本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 算机系统开发、应用、管理的技能训练,具有设计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
学生毕业时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和体系结构。
2. 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并拥有较强的程序设计分析能力。
3. 具有系统开发的基本知识和从事计算机应用和开发的基本能力,熟悉较新的软硬件 系统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
4. 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具有学习新软件、新理论及新技术的自我学习能力。
5. 具备从事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工程的开发和应用的综合素质, 包括:数学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应用设计能力、沟通和交流能力、团队协同工作能力 等。
6.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系统综合应用和维护的能力。
7.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 法,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 主干课程
主要专业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离散数学、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 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智能系统设计等。
四、 学制及学期安排
普通本科标准学制为4年,共分8个学期,全程总计198周,每学期按17周规划教学 周数,考试1-2周,1-7学期寒暑假安排34周。
五、 毕业与授予学位要求
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164学分,其中必修课107学分,通识选修课14学分, 专业选修课22学分,实践与实验课21个学分,通过毕业资格审查方准毕业。学生毕业时, 普通话水平原则上应达到三级甲等及以上。毕业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 课程修读指引
1. 选课时应注意各学期课时数要尽量均衡,以每周25个学时左右学时为宣,并注意课 程相互之间搭配、衔接,以更好地保证学期课程学习效果;标注“★”的专业选修课程表示限 选课程,共计12学分,要求学生必须选修其中的8个学分。
2. 为突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并逐步形成与学校经济、金融、管理类学 科交叉融合的培养特色,自大学三年级开始,学生根据应个人兴趣与特长有目的进行选择。
3. 实践及实验课:包括学校统一安排的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专业实训、 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以及由专业自行安排的课程设计和课外学分,全面培养学生 实践动手能力,其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至少取得2个社会实 践学分方可毕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