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南水北调受水区土壤盐碱化防治措施概述.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南水北调受水区土壤盐碱化防治措施概述.doc

上传人:小雄 2021/3/5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水北调受水区土壤盐碱化防治措施概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水北调受水区土壤盐碱化防
治措施概述
摘要:分析了土壤发生盐碱化的机理,介绍了一些减渗、排 水以及控制地下水位的方法,提出了防治土壤盐碱化的工程措施和管 理对策。
关键词:南水北调土壤盐碱化防治措施
1引言
南水北调是为缓解黄淮海平原地区严重缺水状况而实施的大型跨 流域调水工程。受水区域包括江苏北部、河南、山东、河北、北京、 天津的广大平原地区。这一区域的地貌和地质特征是地势平缓,地面 高程低,域内洼淀众多,组成土质的颗粒细密,地下浅层水位埋深浅, 含盐量较高,有很多盐碱地。南水北调实施后要兴建大量的输、蓄水 工程,这些工程的运行水位普遍高出其周边土地的临界水位,如不采 取措施进行控制,在渗压作用下,工程内部向外的渗水会抬高工程外 周边地下的浅层水位高于临界水位,从而造成土地盐碱化。因此,防 治土壤盐碱化是南水北调工程成败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问题。
2土壤盐碱化的形成原因
黄淮海平原主要是河流冲击沉积平原,在平原形成的过程中,河 流水体中有大量的盐分存留在了平原成土母质和地下水的水体中,加
之成土母质颗粒细密,造成地下水排水不畅且埋深浅,在蒸发作用下, 地下浅层水经毛细管输送到地表被蒸发掉,毛细管向地表输水的过程 中,也把水中的盐分带到地表,水被蒸发后,盐分就留在了地表及地 面浅层土壤中,这样积累的盐分多了,又没有足够的淡水稀释并将其 排走,就形成了土壤盐碱化。
毛细管向地表输水是有一定高度能力的,超过了这个高度,它就 无力将地下水输送到地表,地下水就不会被蒸发,地面土壤就不会积 盐,也就不会产生土壤盐碱化。当毛细管向地表输水量是零时,地下 水在地表的蒸发量也为零。人们把这个零蒸发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叫做 临界水深,相应的水位叫做临界水位。
3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措施
为了防治土壤盐碱化,主要措施就是控制浅层地下水位处于临界 水位以下。根据黑龙港地区盐碱地改良的试验成果和成功经验,采取 了一些措施。
3. 1钢筋混凝土暗式箱涵输水渠
这是典型的无渗漏防盐碱化措施。钢筋混凝土箱涵埋置地下,在 输水过程中,水的渗漏接近于零,因此,避免因渗水而抬高输水渠边 沿线地下水位,进而防治土壤盐碱化发生。引滦济津输水渠州河段就 是采用的这种结构。
3. 2堤、坝迎水面衬砌加土工膜减渗
这种结构主要在输水明渠和水库减渗工程中采用,其中输水明渠 可以是全断面衬砌。衬砌的材料可以是现浇混凝土,也可以是预制混
凝土板(块)或块石。衬砌的作用是稳定坝坡和保护土工膜不被破坏 以防止老化,下面的土工膜起减渗作用。
3. 3水泥土加土工膜减渗
这种减渗结构是在渠道或水库坝坡表层做50〜80cm厚的水泥土, 水泥土下面铺设土工膜。水泥土起稳定堤坡和保护土工膜的作用。有 资料表明:1: 10的水泥土,其强度(d360)可达到15MPa,固坡作用 很好。土工膜由于在土下避光,老化缓慢,其寿命可达到50年以上。 因此,这种结构是一种材料易取,施工简单,价格低廉的减渗措施。
3. 4垂直铺塑减渗
垂直铺塑是近几年国内研制成功并在水利工程中采用的减渗技 术。它是利用泥浆固壁原理,〜1mm厚 的土工膜垂直埋设于槽内,利用泥浆浓缩固结,将土工膜固定在基础 槽内,形成一道不透水墙。这一技术垂直铺塑深度可达到10m。目前 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