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打造写作亮点】【申论】-名言警句.doc

格式:doc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打造写作亮点】【申论】-名言警句.doc

上传人:fxxwwxb 2016/5/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打造写作亮点】【申论】-名言警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名言警句之廉洁、为政、执法篇廉洁清正篇 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汉?桓宽) 释: 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 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 2、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 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 3、大臣法,小臣廉。(明?黄绾) 释:大臣能够遵纪守法,小臣就能廉洁。 4、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宋?陆游) 释: 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 当吏的不横行霸道, 那就可以使人民拥护, 就可歌舞升平了。 5、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汉?韩婴) 释: 聪明的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 而是知那事不能做; 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是他有财物,而是知道不应去贪占。 6、俭节则昌、***夫则亡。(墨子) 释:俭朴节约就会昌盛,***欲放荡就会灭亡。 7、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孔子) 释:偷窃别人的财物是为盗贼,何况把别人的大功劳贪为自己的呢。 8、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古楹联) 释:心里存着邪念奸诈,你就是烧香也没一点益处,持身光明正大, 见了我不拜又有何妨。(此联的“吾”指神象) 9、为政戒贪。贪利贪, 贪名亦贪, 勿务声华忘政本; 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古对联) 释:作官从政要戒贪。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养廉唯有俭朴。行节俭, 严于律己算是俭; 只要求别人, 只要求百姓勤俭, 便不算是俭, 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 10、人之行贿, 并非所愿。只是行之有利, 不行有虑。因之, 肃贿风, 由上起。上之所为,以导下也;上所不好,以检下也。(唐?陆贽释:人们所以行贿,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只是因为行贿对个人有利, 不行贿又有顾虑。所以, 要肃行贿之风, 应由上做起, 因为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导下面,上面不去受贿,可以制止下面不来行贿。 11 、臣门若市,臣心是水。(《汉书》) 释:当官的门前象集市一样热闹,当官的心要象水一样清澈。 12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乐府诗》) 释: 走在瓜田里, 鞋子掉了也不用手去提, 在李子树下帽子歪了也不用手整理。 13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释:不须要人们夸你颜色好看,只留下清正气节在世界上。 14、欲不除, 如蛾扑灯, 焚身乃止; 贪无了, 如猩嗜酒, 鞭血方休。((《劝戒全书》) 释: 私欲如果不除, 就象是飞蛾扑灯, 被烧掉才停止; 贪占没有了结, 就象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罢休。 15 、贵尔六尺身,勿为名所驱。(唐?柳宗元) 释:要珍惜你六尺的身体,不要为虚名来驱使。 16、手帕蘑菇及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明?于谦) 释: 手帕蘑菇线香等这些土特产, 本来是供人民用的, 许多地方官却搜刮来奉献给上司, 反而殃害人民。我自己只带两袖子清风去见皇上, 免得人民议论长短。 17 、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 18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朱舜水) 释: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洁了就能产生威信。 19 、宁为宇宙闲吟客,莫作乾坤窃禄人。(唐?杜荀鹤) 释:就是做一个在世上闲着吟诗的人,也不要做窃取功名利禄的人。 20 、心不清则无以见道, 志不确则无以立功。(宋?林逋) 释:心里不清白就是没有道德,志向不坚定就不能立功。 21、以听官府之大计, 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 二曰廉能, 三曰廉敬, 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孔子) 释: 考察官吏政府有六条原则, 并以此来裁判其政绩好坏; 六条中以廉洁为根本,只有做到廉洁、善、能、敬、正、法、辨才有意义。一是廉善, 即善于治理, 享有辞誉。二是廉能, 不仅要有辞誉, 而且政令能行。三是廉政, 即恪守职位, 忠于职守。四是廉正, 即作风正派, 公正无私。五是廉法, 依法行事, 没有过失。六是廉辨, 辨别能力强, 没有疑惑。 22 、廉者憎贪,信者疾伪。(唐?陈子昂) 释:廉洁的人憎恨贪婪,讲信用的人反对虚伪。 23、据土子民, 治国治众者, 不可以图利。治产业则教化不行, 而政令不从。(汉?陆贾) 释:据有一定的领土管理着成群百姓,从事治理国家和民众的人,千万不可以图谋私利。如果借助手中的权力置办个人产业, 那么就不能教化百姓, 国家的法令政策他们也就不会服从。 24、不以一己之利为利, 而使天下受其利; 不以一己之害为害, 而使天下释其害。(明末?黄宗羲) 释: 不以个人得到利益为利益, 而是使天下人都得到利益; 不以个人受到伤害为害,而是使天下人解除祸害。 25、官罢囊空两袖寒, 聊凭卖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