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抗日英雄杨靖宇》教学反思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 ,我首先板书的是 “英雄 ”二字 ,然后让学生交流 ,说说什么样的人能够称得上英雄 ,学生都谈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们认为英雄就是能够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的人。 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英雄人物, 他们说了很多, 如黄继光、董存瑞、小英雄雨来、王二小等等,于是在此基础上,我又板书 “杨靖宇 ”让学生说说对杨靖宇的了解。学生都很自豪,因为杨靖宇是河南人, 是我们河南的英雄。于是我又板书 “抗日 ”二字,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要讲述的是杨靖宇在抗日战争中的故事。
于是,让学生自读课文,做好批注。在学生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引导交流。
在交流的时候, 有学生提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于是我引导学生细致地来读这一段话,看看这段话中还交代了哪些内容,学生很快就明白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原因。在这个时候,我告诉学生:这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记叙文讲究六要素,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于是引导学生交流,故事的经过和结果,理清了文章的层次。
再引导学生要表现文章的中心, 重点在故事的经过里。 引导学生从故事的经过里,体会杨靖宇的 “英雄 ”之处,学生体会很好。如他把
生的希望 人, 把危 留 自己; 自己一人和 人周旋了五天五
夜;他 无虚 ; 面 人的 惑不 ; 一个英雄肚子里竟然
没有一粒粮食 ⋯⋯体会出了 “英雄 ”之所在。
在教学的 程中, 憾的是没有抓住契机, 及 学生概括 文
梗概。如果我能在教 学生 叙文的六要素的 候,事 加以引 ,
概括故事的梗概就好了。 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