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指标及运用汇总.pptx

格式:pptx   大小:306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指标及运用汇总.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3/5 文件大小:30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指标及运用汇总.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一、现金流量指标的计算 二、各指标的运用
(一)分类 (一)单一独立决策
(二)计算 (二)多个互斥决策
(PP)
(ARR)
(NPV) 3. 投资规模不同的确定
(PI)
 (IRR)   
(一)现金流量指标分类
1、从增加利润的不同途径来看,投资可以分为扩大收入投资和降低成本投资两类。与此相适应,现金流量的计算也有两种,即全额分析法和差额分析法。
2、从是否考虑时间价值来看,计算指标法可分为非贴现指标法(回收期法和平均报酬率法)和贴现指标法(净现值法、获利指数法和内部报酬率法)。
(二)指标计算:
(PP-Payback Period),是指根据回收原始投资额所需时间的长短来进行投资决策的方法。一般而言,回收期越短越好。
决策标准:
1)将投资方案的回收期同投资者主观上既定的期望回收期相比:投资方案回收期<期望回收期,则接受投资方案;投资方案回收期>期望回收期,则拒绝投资方案;
2)如果同时存在几个投资方案可供选择时,比较各个方案的回收期,择其短者。
计算: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量
如投资方案每年的净现金流入往往并不相等,需要运用累计净现金流量的办法来计算投资回收期。
PP=(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例】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甲方案的项目计算期是5年,初始投资100万元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前三年每年现金流量都是40万元,后两年每年都是50万元。乙方案的项目计算期也是5年,初始投资100万元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假设前三年每年流入都是30万元,后两年每年现金流入60万元。
甲方案:初始投资100万元,现金流量是前三年相等,3×40=120>100 所以甲方案可以利用简化公式。
PP甲=100/40=(年)
乙方案:初始投资100万元,现金流量是前三年相等,3×30=90<100  前三年也是相等的,前三年现金流量总和小于原始总投资,所以不能用简化公式
PP乙=3+(100-90)/60=(年)
回收期法是被一般公司广为采用的评估方法。其优点是:1)简单易算,成本不高而使用起来又很方便;2)可以衡量出投资方案的变现力(亦即投入资本的回收速度),对一些资金并不宽裕的公司来说,它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投资方案的回收期越短,该方案在资金短缺的公司心中的价值就越高);3)投资方案的回收期常被视为一个能显示出各方案风险高低的指标。一般而言,回收期短的方案风险小而回收期长的方案风险大。
缺点:1)它将投资方案在回收期后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略而不顾。2)未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例】目前有两个投资项目:A项目和B项目。A项目的初始投资是100万元,寿命期总共4年,每年的现金流量都是50万元,A的回收期是2年。B项目的初始投资也是100万元,假设寿命期也是4年,前2年每年的现金流量是50万元,后两年每年的现金流量是100万元。
两个方案回收期一样,但明显B项目要比A项目好,B项目后两年的流量每年都是100,A每年还是50。所以回收期的缺点是没有考虑回收期满以后的现金流量,它只考虑回收期满以前的流量。
2、平均报酬率法(ARR-Average Rate of Return)这个比率越高,说明获利能力越强。此法就是根据投资方案平均报酬率的高低进行投资决策的方法。
计算:平均报酬率= 平均每年净收益
------------
原始投资额(平均投资额)
如果该方案是一个增加投资的方案,公式中的分子应该是平均每年增加的现金净流量或净利润,分母应该是增加的投资额。
决策标准: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该将投资方案的平均报酬率同投资者主观上预定的期望平均报酬率相比:
投资方案平均报酬率>期望平均报酬率,接受;
投资方案平均报酬率<期望平均报酬率,拒绝;
如果有若干投资方案可供选择,应该选择平均报酬率最高的投资方案。
优点:  、明了、易于掌握,且该指标不受建设期的长短、投资方式、回收额的有无以及净现金流量的大小等条件的影响,能够说明各投资方案的收益水平。  :年均利润是指生产经营期或者达产期以后的年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