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大学校园整体规划设计探析——天成国际景观.doc

格式:doc   大小:8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校园整体规划设计探析——天成国际景观.doc

上传人:1314042**** 2021/3/6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校园整体规划设计探析——天成国际景观.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园建筑规划设计在众多工程项目中不算复杂,这种包涵校园氛围的规划,可将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法引入校园设计中。在此过程中,重点并非是规划与设计具体形态的建筑,而是一整套游戏规则。尤其是使用的主体人群师生们的意见应当受到重视。老校区的整合规划,应使建筑在功能上的不足得到弥补,整合建筑内外空间,并使不同年代的建筑生动的融和一起。且除功能和形式,更应该精神和文化内涵,所以提出了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整体观。
  一、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
  1 功能分区: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学校严格强调高校内各大功能分区,事实上已不能满足对学生、老师的使用要求。而要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2 校园特色:在新校区规划设计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
  3 生态环境:随着校园的大规模建设,校园规划设计中应结合自然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
  4 可持续发展: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在校园整体设计中还应:
  1)建筑单体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对话和有机关联,以形成道路立面和外部空间的整体连续性
  2)从校园整体风格出发,建筑物或景观应该具有有机秩序并成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
  3)外部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设计是不可分的,规划建筑景观设计。
  二、校园整体规划设计观的普遍性原则
  普遍性原则就是把大学校园抽象为一个多功能相当规模的人居环境研究。
  (一)宏观层次――以整体空间环境营造为对象设计师要以整体用地空间环境营造为设计对象和最终目标。
  1、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
  每一个园区的整体设计中,要分析基地,教学理念等,拨出设计的切入点。明晰整体规划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有利于在设计中把握重要矛盾,突出主体特点明确主从关系,并提出各个要素联系的内在逻辑和方式。
  2、相互制约的循环思维过程
  校园整体规划设计的思维过程多向循环的综合过程,即从建筑设计出发考虑规划,从外部空间结构考虑规划,再反过来从规划要求考虑建筑,景观和外部空间。在整体设计中这四个部分,应该是相互制约的,在每一个设计阶段都要兼顾其他设计阶段。
  (二)中观层次――优化群体建筑外部空间
  在校园整体规划设计中,应使群体建筑外部空间与其周边达到整体性的效果。优化外部空间的形式:
  1、外部空间主体化在群体建筑规划设计中,应当时常将建筑作为配角,将外部空间作为主体,根据建筑和图底的关系,着重分析外部空间围合的形态和联系,以及连续性。
  2、外部空间宜人化将人的活动和外部空间结合起来,强调外部空间的参与性,应根据园区的格调与生活氛围人为的策划出一些功能空间,既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又有益于提高外部空间的地位,使内外空间相结合共同贡献于整体环境。
  3、微观层次――重构灰空间和构筑空间
  “灰空间”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于室内外的过度空间,它的存在却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对于整体的设计而言,过渡性空间的考虑与设计显的十分突出,通过灰空间对建筑物的虚化处理,如果用联廊,平台,立面的洞,室外楼梯,步行桥等增加空间和层次
  三、校园整体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