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弹琴的姑娘》这篇文章叙事清楚,结构精巧,语言简洁,优美生动,通过对
四季琴声的不同感悟, 小女孩的形象描写, 展示了人物美好的一面。 在教学过程
中,应该让学生在充分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展开,通过阅读、体现、交流、探究、
感悟,让学生自读自悟,体验内涵,感悟真谛。
教学时,我首先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 接着让孩子自读课文, 画出文中写的
好的地方,并想一想好在哪里。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的习惯, 同时也帮助老师
及时了解孩子对文本的原认知程度, 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确定进一步学
习的方向,从而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我安排了学生先尝试解决疑问、
回答问题,然后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品词品句等教学方式,逐一解决课前
学生提出的疑问。 但是这节课最大的不足是, 课堂气氛不活跃, 没有把孩子的积
极性调动起来, 回答问题者寥寥无几。 我觉得自己平时在这方面训练的太少, 孩
子们又怕回答错误,所以不敢举手。在四季琴声的教学方面 ,我总觉得有什么欠
缺了,后来课后细细反思,我想:是不是我在四季琴声的教学中太平均用力了,
学生学起来也不太起劲。 后来我设想了一下: 如果我在春季的琴声教学中先引领
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品味学习,然后指导学法,再让学生分小组学习夏季琴声,
有选择地学习秋季、 冬季的琴声, 那么既可以突破重难点, 又可以让学生体现从
不会到会,从别人教到自己学的实践过程, 始终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 那不是更
好吗?最后由于时间关系, 尤其是“锲而不舍”的处理上,我没有在课中根据
学生的回答顺势将语文生活化,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锲而不舍”的例子。
一节课中,要反思的地方可以有很多很多, 大的可以是整一节课的主脉设计,
小的可以是某个教学动作。 没有最好的课堂, 只有更好的课堂, 我相信只要有反
思就会有进步。有一句话说得真好:虽不能至,但心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