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潮汕茶文化的品茶方法] 茶文化和品茶艺术.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潮汕茶文化的品茶方法] 茶文化和品茶艺术.doc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1/3/6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潮汕茶文化的品茶方法] 茶文化和品茶艺术.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潮汕茶文化的品茶方法] 茶文化和品茶艺术

  潮汕功夫茶没有像中国功夫那样驰名中外,但她作为潮汕文化的精粹,容入了潮汕人世世代代的情感。下面是XX精心为你整理的潮汕茶文化的品茶方法,一起来看看。
  潮汕茶文化的品茶方法
  “头冲脚惜,二冲茶叶”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需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当地有“头冲脚惜,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新客换茶”宾主品茗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刻换茶,不然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以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暗下逐客令”当地群众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碰到饮茶时间过长或是相互的话不投机,主人有意不换茶叶,这时,客人就要知道这是主人“暗下逐客令”,只有抽身告辞。
  “无茶色”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以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
  潮汕茶文化的冲泡过程
  工夫茶之冲法,有一套十分繁琐的程序。按过程,是治器、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淋罐、烫杯、酾茶等。
  治器包含:生火、掏火、煽炉、洁器、候水、淋杯六个动作。“候水”、“淋杯”就是等砂铫中的水飕飕作响一阵子以后,声音忽然变小时,马上砂铫提起,淋罐淋杯,再将砂铫置炉上,然后,开始纳茶:打开茶叶,倒在一张雪白的纸上,分别粗细,将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细末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因为细末是最浓的,多了茶味轻易发苦,同时也轻易塞住壶嘴。分别粗细放好,就能够使茶色均匀,茶味逐步发挥。纳茶需适量,每泡茶大约以茶壶为准,放有七成茶叶就足够了。假如太多,不仅泡出的茶太浓,味带苦涩,且好茶叶多是嫩芽卷,假如用开水泡过以后舒展开来,就变得很大,连水也冲不进去。但太少则泡不出味道来。
  《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一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沸;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恰好之候也。”这个时候,恰好提铫冲茶。揭开茶壶盖,将滚汤沿壶口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不然谓之冲破“茶胆”,使茶味苦涩。冲时提壶要高。谓“高冲低酾”。高冲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使茶的香味更加快挥发,而茶素中的单宁则来不及挥发,这茶就没什么苦涩了。冲水一定要满,使茶叶浮起,然后提壶盖,从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好壶盖,再以开水淋于壶上,谓之“淋罐”。淋罐有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迫使茶香快速挥发;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