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在自然界中生物进化或生存竞争有着共同的方向,这方向表现在进化形态对各种变异的适应。
谢维尔错夫《形态学进化的规律性》
除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这一物质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再也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
恩格斯《自然辨证法》
生物的进化规律
第一节生物进化方向的规律
一、适应方向的进化规律
(一)复化式进化
(二)分化式进化
(三)特化式进化
(四)简化式进化(退化)
二、营养方向的进化规律(略)
(一)代谢机制
(二)光合作用
(三)趋避机制
三、繁殖方向的进化规律(略)
(一)起源
(二)无性生殖
(三)有性生殖
(四)动物的生殖
(五)植物的生殖
第二节生物进化历程的规律
一、进化的波浪式规律
二、进化的不可逆规律
三、进化的兼容性规律
第三节生物进化速度的规律
一、进化的加速度规律
二、进化的不平衡规律
(一)进化速度极端的种群
(二)进化速度不同的各种情况
(三)进化速度的理论
Ⅰ进化方向的规律
生物进化的规律:支配生物产生,发展的内在的本质
的联系称为生物进化的规律。
一、适应方式的进化规律
生物通过各种不同的适应方式和不同方向发展
个体数量增加
分布区扩大只要有一发生,即为进化
广泛的分歧(或称为生物学上的繁荣)
通过适应方式来达到进化
1、复化式进化(全面进化、上升进化)
概念:生物体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全面的复杂化、高级化。
特点:纵向的,水平的提高
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进化的数量并不多,是进化的主干。
结果:使生物体的各个主要方面比原有水平更高级复杂
脊椎动物的呼吸器官是由消化管前部分分化出来的。
圆口类,鱼类用鳃呼吸,鳃裂的数目由多到少,腮盖从无到有。肺鱼和总鳍鱼不但用鳃,而且产生了有呼吸机能的鳔。陆栖脊椎动物鳃退化代之以肺。
动物由单细胞发展为多细胞;由两胚层发展为三胚层;由原体腔,不分节发展到真体腔有体节;由原口发展到后口;由无脊索发展为脊索;由外骨骼发展到内骨骼等。
动物多细胞进化
脊椎动物心脏的发展举例
鱼类
一心室一心耳
两栖类
两心耳一心室
两个血液循环回道
爬行类
心室中开始有了隔膜
如鳄已具四腔脏器
鸟类和哺乳类
完全的四腔脏器
2 、分化式进化(特异进化)
定义:由一个物种分化为近似而不同的物种的进化
特点:横向的,从少到多的进化
结果:物种数开始增加
生物出现多方向的分化,但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组织水平并未改变。
这类进化包括形态生理上的趋异、趋同、辐射、平行、重复等形式。
图:
①趋异:分歧,由一个共同祖先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向2个或2个以上的方向发展,这种变化随时
随地都可能发生。(产生同源器官)
如:我国的虎,由于分布地区不同,而形成东北虎和与华南虎两个亚种。
普通小麦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态条件而形成冬型和春型。
东北虎:分布于黑龙江、吉林一带的深山密林中。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白虎:印度孟加拉虎(我国称华南虎)的变种,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951年在印度首次发现,是印度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