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土地覆盖改变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中国土地利用驱动力.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土地覆盖改变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中国土地利用驱动力.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3/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土地覆盖改变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中国土地利用驱动力.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土地覆盖改变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中国土地利用驱动力

  摘 要本文以南京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关键数据源,分析了南京市土地覆盖改变的时空特征。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南京市土地覆盖改变和各社会经济原因之间的相关程度和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土地覆盖改变面积连续增加,区域改变差异较显著;在社会经济原因中第二产产值、非农人口总量、人口总量是造成土地覆盖改变的关键原因。
  关键词土地覆盖改变;驱动力;南京市
  一、研究区概况
  南京市在长江下游,江苏省西南部,是长三角的主要组成城市之一,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南京是华东地域主要的交通、通讯枢纽,京沪铁路和胡蓉铁路在此交汇,沪宁高速、宁杭高速分别贯穿南京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全市总面积6600km2,辖11区2县,总人口为万人,非农人口为万人。
  二、南京市土地覆盖改变的总体趋势概况
  本研究依靠地利用改变和土地覆盖改变模型和指标来研究土地覆盖改变,以正确的描述实际土地覆盖改变的改变率。使用下列公式计算转换率:RC=1-■■-1。式中:Rc是转化率,S1是时点T1时的某种土地覆被面积,S2是时点T2时的某种土地覆被面积,n是两个时点间差。经过Rc的计算,我们发觉在整个研究期内耕地面积和牧草地面积在显著降低。耕地面积一共降低了公顷;牧草地面积降低了公顷。而园地、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却在显著增加。1996~2021年间,园地面积增加了公顷;林地面积增加了公顷;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公顷。
  三、土地覆盖改变的空间分异格局
  土地覆盖改变数量改变的区域差异。土地覆盖改变数量改变的区域差异表示某种土地覆盖改变类型在不一样区域间的退化差异情况,能够经过土地覆盖改变的相对改变率来反应。其数学表示式为:R=■。式中:R表示某一小区域内土地覆盖改变类型的相对改变率;Sα,Sb表示该区域土地覆盖改变类型研究期初和研究期末的面积;Ca,Cb表示整个研究区域内研究期初和研究期末的退化土地面积。R>1表明该小区域土地覆盖改变发展速度大于全区;R<1则表示该小区域土地覆盖改变发展速度小于全区的改变速度。经过计算,2021~2021年间,南京市一共13个区县中有6个区县相对改变率大于1,分别为白下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浦口区、溧水县,占总数的%。2021~2021年间,全市共有6个区县的相对改变率大于1,分别为建邺区、下关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浦口区,相对改变率大于1的区县总数保持不变。经过将两短时期的R值对比,我们能够发觉相对改变率大于1的区县关键分布南京市的中部地域,这说明这写地域的土地覆盖改变速率大于整个南京地域土地覆盖改变速率。土地覆盖改变改变速度的区域差异。土地覆盖改变改变速度的区域差异表示各区域土地覆盖改变速度的差异情况,可用土地退化动态度模型进行度量,它能够表示土地退化面积的时序改变,详细模型表示以下:k=■×■×100%。式中:K表示研究时段内某一小区域土地覆盖改变动态度;Uα,Ub表示分别为研究早期和研究末期的土地覆盖改变面积;T表示研究时段。经过计算,南京地域前后两期土地覆盖改变动态改变区域差异显著,前一研究时段动态度大于2%的区县数量显著低于后一时段,分别为4和7。前一时间段大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