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孝心 [敬畏是孝心的延续].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孝心 [敬畏是孝心的延续].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3/7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孝心 [敬畏是孝心的延续].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孝心 [敬畏是孝心的延续]

  敬畏之心是大家对一切神圣事物的崇敬态度。敬畏心使我们一直把握道德的底线,恪守做人做事的根本准则,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对于人生的健康成长须臾不可或缺。她本是道德的标尺、价值的天平,使我们在面临诱惑时稳得住心神,面对利益取舍时守得住根本。而在“敬畏”的尺度里,有一个刻度是永远不能被轻易超越的,不然就意味着平衡的破坏、圣洁的亵渎、道德的玷污、价值的贬抑,不可不察。
  一切的敬畏均来自于对于真理的敬仰、对于神圣的向往,这是“敬畏心”的灵魂所系。不过生命本身的独立性和生命价值的平等性、生命尊严的神圣不容侵犯也决定了真理载体的广泛性、平等性和兼容性。我们敬畏君子,因为她和而不一样、温文尔雅;我们敬畏长者,因为她威而不怒、平等正直。故敬畏之心的第一妙用,就是个体对于真善美的坚持,对于良知的坚守。敬畏不是简单地尊敬且惧怕某一个人、某一现象,所谓“敬”是对于普遍价值的自觉认同和理性秉持,对于真理的神圣信仰。所谓“畏”就是担心由此价值带给本身的成长或因私欲而中止,或因堕落而破坏。
  大家常说,“百善孝为先”,敬畏心正是“孝”心的延续。《论语》中曾经讲过几则小小说:子夏问孝,孔子曰:“色难”;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还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的“大人”就是父母。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孝敬父母首先是从“敬畏”开始的:在父母面前,一直保持和悦的颜色,不违逆父母的逆耳忠言,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恪尽赡养之责,这就是“孝”。
  为何“孝”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