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病理生理学》习题.doc

格式:doc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病理生理学》习题.doc

上传人:119060444 2016/5/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病理生理学》习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第一章水肿一、名词解释 1、水肿 2、积水 3、脑水肿二、填空题 1、全身性水肿常见类型有⑴、⑵、⑶、(4)。 2、脑水肿可分为⑴、⑵、⑶。 3、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增高的最常见原因是(1)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2) 。 4、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是(1) 和(2) 。 5、肾病性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是(1) ,肾炎性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是(2) 。 6、一般的,肝性水肿表现为(1) ,心性水肿最早出现部位是(2) ,肾性水肿首先出现于( 3)。 7、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与⑴、⑵、⑶有关。 8、心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 ⑴、⑵。三、单选题 1、水肿是指 A、血管内液增多 B、水在体内滞留 C、细胞内液过多聚 D、淋巴液增加 E、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2、在机体各器官组织中,抗水肿能力较强的是 A、脑组织 B、心组织 C、肺组织 D、肝组织 E、肾组织 3、全身体循环静脉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是 A、血栓阻塞静脉腔 B、肿瘤转移到静脉 C、瘢痕压迫静脉壁 D、右心衰竭 E、左心衰竭 4、不会导致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是 A、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B、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E、淋巴回流受阻 5、引起水钠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D、肾小球滤过增加 E、静脉回流受阻 6、脑水肿是指 A、脑组织含水量增多 B、脑细胞内液增多 C、脑细胞外液增多 D、脑血量增多 E、脑容量增大 2 : A、头面部 B、腰背部C、双下肢或身体下垂部 D、腹腔 E、双上肢 8、最易发生心性水肿的心脏疾病是: A、肺心病 B、心肌病 C、心肌炎 D、冠心病 E、高血压性心脏病 9、肾性水肿首先发生于眼险部的主要因素是; A、水肿液的性状 B、组织结构疏松 C、重力效应 D、局部微血管通透性增加E、局部淋巴回流障碍 10、肝性水肿最常见的病因是: A、急性病毒性肝炎 B、门脉性肝便变 C、急性中毒性肝炎 D、早期原发性肝癌 E、肝内血管瘤 : A、头面部 B、双上肢 C、双下肢或身体下垂部 D、腹腔 E、腰背部 : A、肺梗塞 B、肺气肿 C、肺心病 D、二尖瓣狭窄 E、慢性支气管炎四、多选题 1、引起血浆白蛋白减少的疾病有: A、胃肠道功能障碍 B、肝功能障碍 C、肾病综合征 D、慢性消耗性疾病 E、长期饥饿 2、肝性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有: A、肝静脉回流受阻 B、门静脉瘀血 C、钠、水储留 D、有效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E、醛固***分泌减少 3、水肿按其原因命名有: A、显性水肿 B、肝性水肿 C、粘液性水 D、肾性水肿 E、心性水肿 4、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疾病有: A、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B、肝硬化腹水 C、心力衰竭 D、肾小管坏死 E、失血性休克 5、引起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基本因素有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升高 B、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醛固***增多 E、淋巴回流受阻 6、引起钠水潴留的重要因素有: A、心房肽分泌增加 B、肾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增多 C、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3 D、盐类摄入过多 E、心房肽分泌减少 : A、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 B、充血性心力衰竭 C、严重肝硬变腹水 D、严重贫血 E、急性肾孟肾炎 : A、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B、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C、肾小球滤过宰降低 D、血浆肢体渗透压降低 E、淋巴回流障碍 : 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心房肽减少 C、醛固***增多 D、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多 E、ADH 降低 : A、细胞数量 B、蛋白含量 C、酸碱度 D、比重 E、液体量五、问答题 1、简述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原因和机制。 2、水肿时引起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机制。[附]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2、积水:过多的液体在体腔中积聚。 3、脑水肿:脑组织细胞内或细胞外水分增多引起的脑容积增大和重量增加。二、填空题 1.⑴心性水肿⑵肝性水肿⑶肾性水肿⑷营养不良性水肿 2.⑴血管源性脑水肿⑵细胞中毒性脑水肿⑶间质些脑水肿 3.⑴静脉压增高/充血性心力衰竭⑵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 4.⑴广泛的肾小球病变⑵肾血量明显减少 5.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⑵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6.⑴肝腹水⑵下肢⑶眼睑 7.⑴重力效应⑵组织结构特点⑶局部血液动力学因素 8、(1) 心输出量减少(2) 静脉回流障碍三、单选题 4 1E2C3D4D5C6A7A8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