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本章包括下列常见疾病得药物治疗方案:ﻫ1缺铁性贫血(各-6-2)
2巨幼细胞贫血(各-6-6)
3白细胞减少症(各—6—10)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6-14)ﻫ5止血与凝血异常性疾病(各-6—17)ﻫ6白血病(各-6—24)
6、1贫血及其药物治疗ﻫ6、1、1缺铁性贫血得药物治疗
铁(iron)就是人体不可缺少得元素,就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多种酶得重要成分。一般情况下,人体不会缺铁,只有育龄妇女及生长发育时期儿童、铁得需要量增加而铁供应不足、胃及十二指肠疾患影响铁得吸收及长期小量失血后,才会出现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需要给铁剂补充治疗。常用得铁剂为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近年来,各种复合铁,如多糖铁复合物及有机铁制剂与规格亦开始在临床应用。铁剂得选择以口服制剂与规格为首选, ,包括儿童或婴儿期需铁量增加而食物中供应量不足、铁吸收障碍、:
⑴下列情况慎用:①乙醇中毒;②肝炎;③急性感染;④肠道炎症如肠炎、结肠炎、憩室炎及溃疡性结肠炎;⑤胰腺炎;⑥消化性溃疡。
⑵注射铁剂期间,不宜同时口服铁,以免发生毒性反应。
⑶妊娠期补充铁剂以在妊娠中、后期最为适当,由于此时铁摄入量减少而需要量增加;治疗剂量铁对胎儿与哺乳得不良反应未见报道;因为老年患者胃液分泌减少、自肠黏膜吸收减少,可适当增加口服铁剂剂量;避免婴儿肌内注射铁剂。ﻫ⑷对诊断得干扰:应用铁剂后,血清铁蛋白增高,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⑸用药期间需定期做下列检查,以观察治疗反应:①血红蛋白测定;②网织红细胞计数;③血清铁蛋白及血清铁测定。ﻫ⑹药物过量发生得急性中毒多见于儿童,由于坏死性胃炎、肠炎,患者可有严重呕吐、腹泻及腹痛,以致血压降低、代谢性酸中毒,甚至昏迷。24~48小时后,严重中毒可进一步发展至休克及血容量不足、肝损害及心力衰竭。患者可有全身抽搐。中毒后期症状有皮肤湿冷、发绀、嗜睡、极度疲乏及虚弱、心动过速。有急性中毒征象应立即用去铁胺救治.
铁剂药物相互作用:①口服铁剂与制酸药如碳酸氢钠、磷酸盐类及含鞣酸得药物或饮料同用,易产生沉淀而影响吸收。②本品与西咪替丁、去铁胺、二巯丙醇、胰酶、胰脂肪酶等同用,可影响铁得吸收;与铁剂合用,可影响四环素类药、氟喹诺酮类、青霉胺及锌剂得吸收。③与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①血色病或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及不伴缺铁得其她贫血(如地中海贫血).②肝肾功能严重损害,:①口服铁剂均有收敛性,服后有轻度恶心、胃部或腹部疼痛,轻度腹泻或便秘也很常见,多与剂量及品种有关,硫酸亚铁反应最明显。②口服糖浆铁制剂与规格后容易使牙齿变黑。缓释剂型可明显减轻胃肠道反应。③,除注射部位局部疼痛或色素沉着、皮肤瘙痒外,全身反应轻者有面部潮红、头痛、头昏;重者有肌肉及关节酸痛、恶心、呕吐、眩晕、寒战及发热;更严重者有呼吸困难、气促、胸前压迫感、心动过速、低血压、心脏停搏、大量出汗以至过敏性休克,:
⑴注射铁剂临床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况:①口服铁剂后胃肠道反应严重而不能耐受者;②口服铁剂而不能奏效者,如脂肪泻、萎缩性胃炎等有胃肠道铁吸收障碍者,及胃大部切除术后;③需要迅速纠正缺铁,如妊娠后期严重贫血者;④严重消化道疾患,口服铁剂可能加强原发病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局限性肠炎;⑤不易控制得慢性出血,失铁量超过肠道所能吸收得铁量。⑥肌内注射铁剂在注射完总量后就应停用。
⑵口服铁剂有轻度胃肠反应,重者于餐后服用,⑶缺铁患者补充铁剂,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服3~6月,以补充缺失得贮存铁量。如有条件进行铁蛋白测定,可在血清铁蛋白上升到30μg~50μg/L后停药。ﻫ
硫酸亚铁 Ferrous Sulfate
【适应证】用于各种原因(如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妊娠、儿童发育期等)引起得缺铁性贫血得治疗及预防。ﻫ【注意事项】 ⑴过敏体质者慎用.⑵一般使用口服铁剂,仅在少数完全不能耐受口服铁剂或不能吸收时才采用注射给药.⑶应用铁剂治疗期间,大便颜色发黑, 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应注意与上消化道出血相鉴别。⑷治疗剂量不得长期使用,应在医师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后使用,且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与血清铁水平。⑸酒精中毒、肝炎、急性感染、肠道炎症、胰腺炎等患者慎用;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肠炎患者慎用。⑹本品不应与浓茶同服;宜在餐后或餐时服用,以减轻胃部刺激.
【禁忌证】⑴对本品过敏者禁用。⑵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尤其就是伴有未经治疗得尿路感染者禁用.⑶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