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兴趣是最好的教育.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兴趣是最好的教育.doc

上传人:mkjafow 2021/3/8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兴趣是最好的教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兴趣是最好的教育
现代教育的两大使命,首先是发现儿童,离开了对儿童兴趣的研究、激发和培养,就无法称其为教育。但是,小学生的兴趣具有盲目性、易变性、模仿性的特点,可以很快产生,也可以很快消失。如何让孩子保持持久的兴趣盎然状态?如何让短暂兴趣变为稳定兴趣,形成中心兴趣,进而上升为人生志趣?从本月起,本报将重磅推出“教育发现”系列报道,定位于“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每月推出一星,剖析“一新”。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位于中国光谷腹地的明星学校——武汉市鲁巷实验小学,探访该校历经20余年打造的“兴趣教育”实践研究。
小鬼和龙虾
  校长叶枫岚至今还记得23年前来鲁巷实验小学报到时的情景。
  她是作为教学骨干被武汉市人才办引进的,可当她第一天兴致勃勃地来到新学校时,沮丧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新学校位于城乡接合部,毗邻一大片鱼塘,校园狭小,校舍破旧,操场边的杂草长得比人还高,生源基本上来自周边的菜农家庭。6个年级,一共也就400多学生。这大都市的学校,还不如她以前所在的县城实验小学呢!
  更让人生恼的是,第一天上班,接手的是四年级的一个班,还没进教室,就听到一帮男孩子在教室里大声嚷嚷:“等着吧,不用两周咱们就把新来的‘小姐’老师赶出去!”原来这些被城市边缘化的孩子,对学****没有兴趣,旺盛的精力全用在调皮捣蛋上,4年时间已经先后换过好几任班主任。
  叶枫岚骨子里“腾”地就升起了一股斗志!她笑着对那帮小捣蛋说:“咱们来打个赌,不把你们带毕业我就不走!”
  以后的日子里,这帮捣蛋鬼拿过叶枫岚的奖金,藏过她的备课本,每为班级做一点“好事”就急不可待地向老师讨奖赏。但是,叶枫岚不急也不恼,更不向家长告状,她是舍不得,她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些淘气捣蛋的小鬼们,在她的眼里,他们可都是她的“宝贝疙瘩”。相处得久了,叶枫岚就“开窍”了,她慢慢摸清了他们的脾气性格,抓住这帮孩子好动、爱出风头、勤劳的特点,和他们一起赛跑、搞校外社会实践,同时降低知识的难度,一步步树立孩子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的兴趣。
  这批孩子不仅顺利毕业了,还竟然和叶枫岚成了最好的朋友。当年那些拿过她奖金的孩子,多年后还给她送来一大袋龙虾,他们依然是那副没大没小的样子,簇拥着她说:“老师,当年拿您的钱,我们几个分着吃了。这袋龙虾,还债,也还老师的恩情!”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再后来,这些“孩子”的孩子也都想办法送进鲁巷实验小学读书,他们说把孩子交给叶老师一百个放心。
  “很多人对调皮学生、学困生不屑一顾,感到头疼。但是我觉得所谓的学困生,其实是教师最宝贵的教学研究资源。能走进他们的世界,教会他们学****的能力和做人的道理,才算教育的成功。”叶枫岚说,正是这届所谓的学困生,成就了她的事业,也拉开了她长达20年的“兴趣教育”研究序幕。
  
兴趣课堂:让每个“座位”都闪亮发光
  鲁巷实验小学的课堂教学,有个“三不”原则:不上“打句号”的课;不能仅仅囿于教材、教参上的知识和观点;不能目中无人。
  围绕“三不”原则,他们形成了别具魅力的“激趣乐学”课堂教学模式。说是模式,其实并不固定模式化,它更多的是一种思想引领,一种课堂教学主张。模式强调以趣导学、以情导行,通过教师的引领,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活跃学生的“思”,培养学生的“智”,发展学生的“能”。
  记者随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