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有效提问,高效课堂-课堂有效提问.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有效提问,高效课堂-课堂有效提问.docx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1/3/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有效提问,高效课堂-课堂有效提问.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有效提问,高效课堂:课堂有效提问

  课堂教学是师生在“问”和“答”的多边活动中整合前行的,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很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围绕课堂目标构建有效的系统的“问号场”。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见的一个教学手段,是老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关键路径之一,也是沟通老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络的主渠道和“铺路石”。 问得巧妙,课堂有效;问得有窍,课堂高效。作为老师,必需在细品文本把持课堂关键目标的基础上,练就发问的基础功,让学生在问题深处畅游。
  一、提问要抓住关键
  所谓关键,是指教材的关键和难点,在教材的关键处提问,关键就会突出,在教材的难点处提问,难点就轻易突破。比如:在学生初步掌握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我设计了这么的两个对比性问题,让学生在□中填数字,思索:3□能被5整除吗?为何? □3能被5整除吗?为何?第一问显而易见,第二问就很有思索价值,有些学生经过穷尽13至93九种可能,一一列举给予否定,是个措施。而课堂上另有一部分学生则受第一问的启发,敏锐地分析出□3其实就是几十加3,不论□中填什么,除以5结果全部一定余3,这么学生对能被5整除数的特征就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二、提问要抓住知识间的相互联络
  数学知识结构严谨,系统性强,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的要素,如相近的问题情境、相同的思维方法等,只要找到含有沟通新旧知识的共同原因,就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迁移。比如:
  在学生学****了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后,继续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我以这么的三个问题贯穿课堂: □3尾数是3,它能被3整除吗?用2、4、6组成的三位数全部能被3整除吗?你有什么想法?老师的手机号码**********能否被3整除?你有什么好措施?前两问将学生思维导向于不再只关注末位数,而要经过观察整个数的变和不变,思索得出:和数字总和相关系,进而总结特征。而第问则深入让学生经过优化去掉0、3、6、9这些直接能被3整除的数字,和将1、2或1、5组合成能被3整除的和,最终只剩下一个“2”,很快得出了结论。
  三、提问要留给学生思索的时空
  老师的提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回复,必需要在发问以后,留有充足地思索、交流、争辩的时间,留有充足地操作、观察、分析的空间。课堂发问以后,多一份期待,就可能多一份深刻,甚至多一份奇迹。在等候时,老师应走进学生,和她们共同经历认知的过程,引领她们向着问题深处畅游。
  四、提问要乘胜追击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掌握,总要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课堂中老师或学生首度发问后,很多问题,学生大多能够比较顺利地回复出来,但经常是不知其因此然。所以,在学生回复顺利之时,刨根问底式的追问就显得至关主要。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时,老师用课件出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师问: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生:180度。师:把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等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有学生立刻回复:90度。师:怎么得的90度?生:180度的二分之一等于90度。师:这么计算对吗?经过观察和思索,生:各是180度。师:说说你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