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济南朱家峪古村落的建造艺术分析济南朱家峪.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济南朱家峪古村落的建造艺术分析济南朱家峪.docx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1/3/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济南朱家峪古村落的建造艺术分析济南朱家峪.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济南朱家峪古村落的建造艺术分析济南朱家峪

  摘 要:以济南朱家峪古村落为例,对其特有的经典古村落艺术特点进行分析。经过对朱家峪古村落建筑结构和风格的赏析,从中找出其独到的艺术特征和怎样看待对传统建筑的合理改造。
  关键词:朱家峪;古村落;民居;建造艺术
  中图分类号:J59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4-0200-01一、当地建筑概况
  朱家峪古村落为经典的北方古村落,建筑布局不是传统的座北朝南,方方正正,而是顺山就势,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展现一个自然分布的态势。朱家峪古村落以明清建筑为主体,表现了民间文化的独特韵味,即使经过了几百年的洗礼,但保留下来的实物仍然清楚可观,居住单元,是建筑环境的基础元素,又因生活形态的不一样形成独特的印象。明清以来,民居按传统模式营造,融宗法文化、书院和耕读文化、建筑艺术文化为一体,交相辉映。这些不一样格局的建筑,组成了朱家峪古村建筑的主体,而因其绝大多数房舍全部是石木建筑,营造精美风格古朴,是鲁中山区聚落的典范之作。
  朱家峪古村落将这种重视教育的思想寓于地景之中,表现了当地居民“耕读传家”的文化传承。听说在清末民初教育繁盛时期,朱家峪古村落里有近20处私塾,可见村里人对教育文化的重视程度很通常。村中保留最完整的学堂是民国时期建造的山阴学堂。学堂依地势而建,高高的青石根基,灰瓦白墙,透有江南民居的素雅,四进院落格局对称,南北展开,遂级递进,每个院落部署有精细的植物、小品。山阴学堂作为一组建筑形制较高的建筑组群,错落有致,章法严谨而又友好统一。
  二、民居结构形式
  济南朱家峪古村落做为经典的北方山区古村落,在结构形式上发挥当地的建造智慧,形成一套较为适宜朱家峪古村落当地的结构形式。在公共建筑的建造上多采取北方较为传统的抬梁式结构形式,比如文昌阁,采取石柱和木屋架榫卯结合的结构形式,建造使用维护,即使这种结构形式和传统官式建筑不尽相同,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也极少见,但仍然属于柱、梁、仿称重的抬梁式结构形式,而且石柱石墙在一定程度上更利于建筑承重结构的防水防潮。和公共建筑的结构形式不一样的是,朱家峪古村落的大量居民基础上采取的是形势较为简单的墙承重结构,而并非传统官式建筑的梁、柱、枋等构件承重的抬梁式结构形式,这也就是为何朱家峪古村落的居民建筑坍塌比较严重的原因之一,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朱家峪古村落民居建筑保护的难度。
  从现存的朱家峪古村落的民居建筑可见,通常民居的结构全部是砖木结构,关键做法是土坯砖、煤灰砖、石墙加盖茅草或青瓦屋顶。墙体使用朱家峪当地原产的大块石材作为基础,然后使用规整的条石、煤灰砖或土坯砖砌筑墙体,从下至上层层过渡,最终加盖屋顶。除此之外,在朱家峪古村落部分沿关键街道的民居建筑中我们还能够看见另一个结构形式,使用石材替换土坯砖和煤灰砖,山墙完全是使用石材砌筑承重,内部才使用煤灰砖或土坯墙体分割空间。
  三、民居装饰艺术
  《楚语·上》中记载“以土木之高尚,彤镂为美”,可见中国的建筑装饰艺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朱家峪古村落居民建筑中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是民居建筑的屋面、大门、照壁等。因为古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