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八年级语文敕勒歌.doc.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年级语文敕勒歌.doc.doc

上传人:zbggqyk171 2016/5/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年级语文敕勒歌.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9 课《敕勒歌》名师教案【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敕勒歌》。 2 .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通过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豁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数】 1 课时。【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谈话引入: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有数不清的美丽景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参观雄伟壮观的北国风光。 2 .利用多媒体或教学挂图,展示北国风光。(教师板书诗题:敕勒歌) (二)通读全诗,把握诗境 1 .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 .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见”的音。) 3 .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4 .全班齐读古诗。(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意 1 .解题意。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当日所唱的牧歌。 2 .读通诗句,理解诗意。①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引导学生读注释,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见”(同“现”),露出的意思。学生质疑,讨论诗意。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③诗中为什么不写人, 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 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虽然诗中没有写人, 但诗中并非无人, 风吹草低见牛羊, 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在这样“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 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1) 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2) 尤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