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如何践行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如何践行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sssmppp 2021/3/9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如何践行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如何践行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225700
摘 要: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执行,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必须将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 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和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 体,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 上创造音乐。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
一、对学****的主体学生来说:应该在意识上接受音乐、喜爱音乐、感受音乐的美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尊重每一个儿童,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更 不应该强迫学生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应把学****兴趣归还给学生,使其成为一种 自觉意识。让学生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 学****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音乐课堂便能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真正走 进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具体的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给出表现权。给出学生(一部分)权利。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 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思想和感情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 是人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对音乐的喜爱和追求不应该,也不可能会在“纪 律优良,绝对安静的音乐课”中被束缚的。情动于中而形成于言,言之不足故嗟 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情感教育是审美教 育中极为重要的因素,而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门情感艺术。学生在音乐的喜怒哀 乐中获得丰富的情感,通过情感的体验,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使自己具有初步 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当学生陶醉于扣人心弦的旋律时,很可能会禁不 住有随之哼唱、击掌合拍等行为,我想此时的一句“乐感不错”“节奏感很强啊” 要比一句斥责引起的效果好若干倍。
2•给出评价权。“每到考试,老师总会嘀咕一句五音不全,声音虽然不
大,但我听得清清楚楚。音乐课的教室,简直是我的刑场!”这是出自一个学生 心底的话。老师们,把我们权威性的评价放下吧。此次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发展性的评价要求老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 生。其实践证明,如果重视了这种发展性过程评价,就会发现终结性评价成绩会 更好。
二、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来说:应该提供一个宽松、愉悦的音乐教学环境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者”。音乐艺术有着其 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 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中,老师不应将 音乐教育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 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 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老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 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 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引路 石。在这里,老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老师思想、情感的复制 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老师能够从学生出发、 从学生学****音乐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 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这样,老师和学生就都成 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