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猴头菇的栽培条件和方法猴头菇的食用方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猴头菇的栽培条件和方法猴头菇的食用方法.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3/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猴头菇的栽培条件和方法猴头菇的食用方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猴头菇的栽培条件和方法猴头菇的食用方法

  猴头菇外形似猴子的头,因此得名。那么猴头菇要怎样培育呢?下面XX告诉你猴头菇的栽培条件和方法。
  猴头菇的栽培条件
  猴头菇的生活史从担孢子萌发开始,不停分枝伸长形成单核菌丝体,但不能形成子实体。只有两种性别不一样的单核菌丝,经过异宗结合后才能形成有生育力的双核菌丝。此时菌丝组织化,最终形成子实体。
  生长发育条件:野生猴头菇多发生于森林不太稠密,空气较流通,湿度较高及20℃左右的环境条件。
  
  猴头菇属木材腐生菌,分解木材的能力很强。能广泛利用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及维生素等。人工栽培时,适宜树种的木屑是最经济而优良的碳源。而甘蔗渣、棉籽壳等也是理想的碳源。麸皮和米糠是良好的氮源,其它能利用的氮源还有尿素、蛋白胨、铵盐、***盐等。
  生长发育过程还要适宜的C/N比,菌丝生长阶段以25:1为宜;子实体生育阶段以35-45:1最适宜。另外,猴头菌在生长中还要吸收一定数量的磷、钾、镁及钙等矿质离子。
  
  猴头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4℃,最适温度为25℃左右,低于6℃,菌丝代谢作用停止;高于30℃时菌丝生长缓慢易老化,35℃时停止生长。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2-24℃,以18-20℃最适宜。当温度高于25℃时,子实体生长缓慢或不形成子实体;温度低于10℃时,子实体开始发红,伴随温度的下降,色泽加深,无食用价值。
  
  培养基质的适宜含水量为60-70%,当含水量低于50%或高于80%,猴头菇原基分化数量显著降低,子实体晚熟,产量降低。对相对湿度的要求,菌丝培养发育阶段以70%为宜;子实体形成阶段则需要达成85-90%,此时子实体生长快速而雪白。若低于70%,则子实体表面失水严重,菇体干缩,变黄色,菌刺短,伸长不开,造成减产;反之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5%,则菌刺长而粗,菇体球心小,分枝状,形成“花菇”。一个直径5-10cm的猴头子实体,每日水分蒸发量达2-6g。
  
  猴头菇属好气性菌类,对CO2浓度反应很敏感,当空气中CO2浓度高于%时,就会刺激菌柄的不停分枝,形成珊瑚状的畸形菇,所以菇房保持新鲜的空气极主要。
  
  猴头菇菌丝生长阶段基础上不需要光,但在无光条件下不能形成原基,需要有50lx的散射光才能刺激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阶段则需要充分的散射光,光强度在200-400lx时,菇体生长充实而雪白,但光强高于1000lx时,菇体发红,质量差,产量下降。
  猴头菇子实体的菌刺生长含有显著的向地性,所以在管理中不宜过多地改变容器的摆设方向,不然会形成菌刺卷曲的畸形菇。
  
  猴头菇属喜酸性菌类,菌丝生长阶段在的范围内均可生长,但以pH4最适宜。当pH在7以上时,菌丝生长不良,菌落呈不计划状。子实体生长阶段以pH4-5最适宜。
  猴头菇的栽培方法
  
  栽培的关键品种有C9、H11、、H401、H801、Hsm。出菇快,产量较高的优良菌株关键有C9、。
  
  猴头菇的栽培季节,应依据其子实体生长温度以16-20℃为最适宜的特点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通常春秋两季均可栽培,华南地域春季在2-3月开始接种,秋季以9-10月接种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