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 17课五四爱国运动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导言 1919 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集会于北京天安门前,要求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高呼“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等口号,会后举行游行示威, “五四运动”就此爆发。 1919 年的五四运动,犹如沉沉黑夜中的一声春雷,以前所未有的不妥协的斗争精神, 给人们以振奋和鼓舞,使中国的历史迈进一个崭新的时代。五四运动是怎样发生的?它对中国的命运和前途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五四运动前夕的中国 1.“二十一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主要面临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什么是“五九国耻”?“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 “二十一条”实际上是把中国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从此形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22 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日本。 1915 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5 年5月9日,除第五条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全部内容。这就是“五九国耻”。“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时报》刊载的反对“二十一条”的血书: “五月九日永记勿忘。”日本对中国历来就有野心,表现为: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1894 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逼迫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1900 年参与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 1915 年趁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加紧侵略中国,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巴黎和会问题二:巴黎和会是怎样的会议?中国人为什么对它有期许?结果怎样? 巴黎和会是在英、法、美、日、意五个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下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在“一战”期间,中国参加了英、法、美等协约国方面作战,曾派出了 20万劳工参加战争勤务。中国政府作为战胜会议,希望借此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欧美列强做出将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巴黎和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