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特大桥预应力t梁张拉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特大桥预应力t梁张拉方案.doc

上传人:资料下载 2016/5/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特大桥预应力t梁张拉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西省交通厅德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X 合同段: K134+646 信江特大桥预应力 T梁张拉方案德昌高速公路 X 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O XX 年 X月 X日 K134+646 信江特大桥预应力 T 梁张拉方案一、工程概况 K134+646 信江特大桥上部构造采用 40M 后张法预应力砼 T 梁,共有 T 梁 302 片。预应力钢筋采用高强低松驰预应力钢铰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 f pk =1860Mpa , 公称直径Ф , 张拉控制应力按标准抗拉强度的 75% 控制, 采用夹片锚,锚具必须符合国家检验标准。每片边跨边梁、中梁有 N1、 N2、 N3、 N4 四束钢绞线, 其中边跨边梁每束各由 9 根钢绞线组成; 每片边跨中梁 N1、 N2、 N3 每束各由 9 根钢绞线组成, N4由7 根钢绞线组成;每片中跨边梁 N1有9 束钢绞线组成, N2、 N3、 N4 各有 7 束钢绞线组成, 每片中跨中梁 N1、 N2、 N3、 N4 各有 7 束钢绞线组成。每根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为 1395Mpa , 公称面积 139mm 2, 各束预应力均不进行超张拉。钢铰线孔道采用金属波纹管制孔,9 束钢绞线配用内径为 80mm 的波纹管, 7 束钢绞线配用内径为 70mm 的波纹管。预制梁砼强度达 90% 时方可进行张拉, 采用两端同时张拉的方式进行张拉。张拉工序为: 0 10% δ k 20% δ 100% δ k 持荷 2 分钟δ k (锚固) 二、张拉值计算(一)预应力张拉值计算 1 、张拉吨位计算:预应力钢束公称强度为 1860Mpa 。则每根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 δ k =1860 × =1395Mpa 其中: 为张拉控制系数每根钢铰线张拉力: P=1395 × 139= 其中: 139 为每根钢绞线截面积( mm 2) 边跨边梁 N1、 N2、 N3、 N4 束张拉力: P1、 P2、 P3、 P4= × 9= 边跨中梁 N1、 N2、 N3 束张拉力: P1、 P2、 P3= × 9= , N4 束张拉力为 P4= × 7= 中跨边梁 N1 束张拉力: P1= × 9= , N2、 N3、 N4张拉力 P2、 P3、 P4= × 7= 中跨中梁 N1、 N2、 N3、 N4 束张拉力: P1、 P2、 P3、 P4= × 7= 2 、张拉程序预应力束采用两端同时张拉,张拉程序为: 0 10% δ k 20% δ k 100% δk 持荷 2 分钟δ k (锚固) 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为 N1- N3- N2- N4 (示意图): (二)压力表值计算我部预应力钢束张拉用千斤顶和油压表已检测(资料见附件): 1、1 # 千斤顶配 7990 # 油压表,回归方程 P=+ 2、2 # 千斤顶配 7987 # 油压表,回归方程 P=+ 式中 N 为荷载值,以 KN 计; P 为压力表示值,以 Mpa 计。边跨边梁预应力钢束( N1、 N2、 N3、 N4束) ;边跨中梁( N1、 N2、 N3束); 中跨边梁( N1 束)张拉时压力表示值计算如下表: 张拉力( KN) 压力表读数( Mpa ) 1 # 千斤顶配 7990 # 油压表 2 # 千斤顶配 7987 # 油压表 000 ( 10% δ k) ( 20% δ k) (δ k) 边梁中梁预应力钢束( N4束); 中跨边梁( N2、 N3、 N4束); 中跨中梁( N1、 N2、 N3、 N4 束)张拉时压力表示值计算如下表: 张拉力( KN) 压力表读数( Mpa ) 1 # 千斤顶配 7990 # 油压表 2 # 千斤顶配 7987 # 油压表 000 ( 10% δ k) ( 20% δ k) (δ k) (三)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计算已知:钢绞线横截面积 Ap=139mm 2 ,弹性模量为 Ep= × 10 5 Mpa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 △ L=PpL/ApEp △ L: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mm) L: 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mm) Ap :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积(mm 2) Ep :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N/ mm 2 ,即 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