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epc协议的招标方法
篇一:EPC 协议特点
EPC 协议特点
所谓EPC协议,即:设计-采购-施工(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协议,是一个包含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安装和调试,直至完工移交的总承包模式。这种协议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伴随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工程技术的不停更新,不停涌现的新的项目需要加紧建设。剧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将新产品早日投入市场。传统的设计-招标-施工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业主的需要,于是新的工程项目总承包的模式就应运而生。
传统承包模式中,材料和工程设备通常是由项目总承包单位采购,但业主可保留对部分主要工程设备和特殊材料的采购权。在EPC协议模式下,承包商的工作范围包含设计(engineering),工程材料和设备的采购(procurement)和工程施工(construction)直至最终完工,并在交付业主时能够立刻运行。这里的“设计”包含工程图纸的设计、工程计划和整个设计过程的管理工作。该EPC协议条件通常适用承包商以交钥匙方法为业主承建工厂、发电厂、石油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等。
EPC协议模式是一个快速跟进方法的协议管理模式。EPC协议模式和过去那设计图纸全部完成以后再进行招标的传统的连续建设模式不一样,在主体设计方案确定后,伴随设计工作的进展,完成一部分分项工程的设计后,即对这一部分分项工程组织招标,进行施工。快速跟进模式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大大缩短工程从计划、设计到完工的周期,节省建设投资,降低投资风险,能够比较早地取得收益。首先整个工程能够提前投产,其次降低了因为通货膨胀等不利原因造成的影响。
EPC协议模式下承包商对设计、采购和施工进行总承包,在项目早期和设计时就考虑到采购和施工的影响,避免了设计和采购、施工的矛盾,降低了因为设计错误、疏忽引发的变更,能够显著降低项目成本,缩短工期。从EPC的实践看,即使业主付出的协议价格要高部分,甚至高出很多,她们仍愿意采取这种由承包商负担大部分风险的做法。对承包商来说,即使这种协议模式的风险较大,只要有足够的实力和高水平的管理,就有机会取得较高的利润。
国际工程承包协议按计价方法划分,可分为总价协议、单价协议、承接赔偿协议三种类型。总价协议又分为:固定总价协议、调值单价协议、固定工程量总价协议、管理费单价协议。固定总价协议中的价格是固定不变的,除非工程设计或工程范围发生变动。这要求准确的设计图纸、具体的工程描述和承包商正确地计算,报价考虑到部分费用的上升原因。EPC 的最大特点是固定总价,在EPC模式条件下,业主许可承包商因费用改变而调价的情况是不多见的。业主和承包商双方要先谈妥价钱, 签约时一定要考虑到可能的风险, 所以承包商的价格中难免含有一定水分, 以达成防范风险的目标。EPC协议的协议价格往往高于传统协议模式的协议价格。
EPC为何采取固定总价协议的方法呢?因为EPC通常和融资有着亲密关系。因为偏重于融资安排的缘故,承包商可能自己带资金支持项目,这要求项目成本一定要有确定性,不能敞口;而且还要有前瞻性,以确保融资金额的相对固定和安全, 不然融资人的风险就会很大。EPC协议签约双方的议标比较漫长,实际上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
EPC协议模式关键适合在以下项目中采取:
--- 适合用于化工、冶金、电站、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含有机电设备的采购和安装的工程项目。
--- 包括一些专业技术或技术专利的项目。承包商不但负担项目实施,还要负责技术专利转让。
--- 承包商不但要负责项目实施,还要负担对业主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操作指导,直至业主指定的工作人员能独立操作生产设备、正常进行运行管理的项目。
--- 需要承包商垫资带资的延期付款项目等。
EPC协议模式很重视“完工试车”的主要性, 只有试车成功才能谈最终验收,不然必需做“再试车”, 这说明EPC协议模式实质上更适合用于成套设备为主的项目。国际上在招标EPC类项目时通常分成两步走:第一步是技术标,经过了技术标后的第二步才是价格标。这么能够确保业主的目标:首先是质量,其次才是价格。
EPC 协议条件风险防范
国际工程承包协议中通常全部将工程的风险划分为业主的风险、承包商的风险、不可抗力风险,有时是明示的要求,有时是隐含在协议条款中。通常来说,在传统协议模式下,业主的风险大致包含: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外界风险等,其他风险由承包商负担,另外,出现不可抗力风险时,业主通常负担承包商的直接损失。
在EPC协议模式下,上述传统协议模式中的外界风险、经济风险通常全部要求承包商来负担,这么,项目标风险大部分转嫁给了承包商。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