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路基填方施工方案
图纸设计:
道路地填方段()和挖方段路基机动车道采用60cm石灰粉煤灰稳定土进行换填处理,非机动车道采用40cm石灰粉煤灰土(石灰:粉煤灰:土=8:20:72 重量比),进行换填处理,宽度超出水泥稳定土底基层两侧各20cm;高填方段()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清表后地面上用50cm砂砾石+素土回填至道路结构层底标高40cm以下位置。
沉陷区设计方案(5月12日):地表清理后,填筑50cm砂砾石+素土回填至道路结构层底,软基严重的6+670-6+800段先换填30cm石灰土(含灰8%)后再其上填筑50cm天然级配砂砾(砂砾最大粒径应小于15cm)。
一、材料要求
1、填方前将原地表腐殖土、杂物、垃圾清理干净。
2、外购土方颗粒、湿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入现场。
3、填方过程中派专人拾捡较大土颗粒,将大颗粒土集中堆放后清理出填方区域现场,不能混与填方材料之中。
4、若土方含水率大于标准含水率,可以进行翻晒处理后在施工。
二、测量放样:
1、进行全线中线贯通,定出填筑边线桩,并用石灰撒出路基边线,清表预压结束后,及时恢复路基中桩,放出填筑边线,并用石灰撒出线路中线、填筑边线并标出松铺高度,以便控制填土厚度。
2、每层进行填筑前进行填筑边线放样,保证每层填筑宽度到位。
三、填方施工方法
1、施工前先填筑试验段。以取得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有关数据以指导施工。
2、高填方地段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前仔细对填方区进行现场勘查,掌握填方区地质情况,对于特殊地基,根据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按特殊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基底处理;对于一般原地面,先将原地面树木杂草及腐植土清除,并疏干积水、凉晒、平整,原地面横坡陡于1:5的地段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然后用压路机碾压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3、填方区上料。运料前必修检测上层填方的压实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测合格后进行上料填土。
4、填方的平整。当填方区一层填料上料完成后,按层厚30cm的松铺厚度、采用铲车初步摊平,并在初平后的填料上来回碾压,完成初步压实。每层初步平整完成后,并形成一定的路拱以利排水。对机械无法到达边角处采用人工找平。随后采用平地机进行精平。
5、填方的压实。在经过平整后的填层面上采用18吨位以上振动式压路机碾压。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压路机的行驶速度控制在4km/h之内,初压时采用静压,然后改为振动压实,其压实遍数均由试验确定。机械无法到达边角处或压实机械不能达到要求的地方,采用强夯处理。
6、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或灌水法进行检测,路堤填筑前,每种填料按试验规范要求取样进行土工试验,确定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各填层所测得的压实度必须符合路基填筑压实度规范要求,否则要继续进行碾压,或对填料进行含水量分析,看是否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之内,若偏大或偏少,则分别采取翻松凉晒和洒水湿润等措施进行处理后重新进行碾压,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7、严禁雨天过后立即施工,必须待天晴路基晾晒后进行填方作业。
8、雨季施工应及时摊铺,及时碾压,不能及时精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