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顾此”还应“顾彼”.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顾此”还应“顾彼”.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1/3/11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顾此”还应“顾彼”.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顾此”还应“顾彼”
  在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参与到学****过程中去. 要帮助学生探索几何形体的特征,探求相关的计算公式,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几何知识进行实验. 通过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然而,教学中进行几何实验我们常常顾此失彼,效果差强人意. 在借助实验进行几何图形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还应关注学生真实的需求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十分必要的. 学生的亲身经历能让他们获得真实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教学中,我们通常强调一个实验怎么去做,如:把平行四边形沿一条高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忽略了另一个问题:学生想不想做这个实验?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先创设了一个精彩的问题情境,然后提出问题:“要求圆的周长怎么办呢?”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想知道圆的周长怎样求
. 接着教师引导:“圆的周长怎么求呢?做了下面的实验大家就明白了.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去测量并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进行实验,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圆周率”的计算推导过程. 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看:要求圆的周长,为什么要计算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呢?学生根本不清楚要求圆的周长,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机械地测量,并没有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
  在进行实验前,我们还应关注学生的需求. 在实验之前,可以出示一组大小不同的圆,让学生初步比较这些圆的周长之间的大小关系,再让学生猜一猜:圆的周长的大小究竟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在学生意识到圆的周长与直径和半径有关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这样在学生对圆的周长与直径的联系有了初步的认识后组织实验,让他们去探索自己的疑问――圆的周长与直径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不是教师领着学生去做实验,而是学生自己想去做这个实验,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学生有了需求,才有探索的欲望,才能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的需求真正在实验中得到满足.
  二、追求测量数据的精确,还应重视求实的科学态度
  小学几何是以直观为主的,让学生从直观的实验中观察到真实的现象,再根据观察所得到的事实得出一些特征、规律
.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讲究数据的精确度.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让实验得出的数据更具说服力,尽量“避开”一些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不准确”的数据,将学生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了人为的筛选. 如: “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了圆周率的测量,巡视了解到了各组的情况,为了与“标准答案”接近,在学生进行汇报时尽量“避开”一些 “不想要”的数据. 学生回答出与3.14误差稍大的教师便不予板书. 有一组学生因为测量时不细心,测得圆周率 约等于3.84,虽然举了很长时间的手,最终还是“没有机会”汇报. 最后,在教师的“机智的调控”下,全班学生得出了“精确的”结论.
  我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