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小学计算器的使用.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计算器的使用.doc

上传人:w8888u 2021/3/11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计算器的使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计算器的使用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要:计算器的使用是在新课标中提出的,它的使用有利于计算,但要合理发挥它的作用,不能滥用,否则会降低学生的计算能力,影响学生的数学发展。
  关键词:计算器;计算能力;计算习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197-0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中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以及所具有的优势,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升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计算器的引入,缓解了学生对计算的恐惧心理,同时也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但是对于计算器的使用,如果不严格控制,合理安排,势必会弱化学生的计算能力,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学生对计算法则的牢固掌握
  
  在小学,无论是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计算难度都不大,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练习,基本都可以掌握的。对于应用计算器计算,一般都是安排在学生熟练掌握了运算后才进行的。现行的九义教材安排在小学数学第七册中教材中。但是,计算器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就把计算器带入课堂,老师在讲解运用运算法则计算的时候,学生就已经开始用计算器计算了,由于学生不按要求笔算,只注重结果,教师又不能全程监控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时间长了,学生对计算法则就淡忘了。
  
  二、影响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和计算能力提高
  
  计算器的使用,既方便又快捷,学生会使用后,部分学生视计算器为计算的法宝。由于计算器计算得到的是直接结果,忽略了计算过程,而平时的计算、考试,都需要写出完整规范的解题过程。而使用计算器就缺少这方面的训练,这样久了,造成了学生解题不规范,不完整,好多学生在作业和测试中计算混合运算时,竟然出现没有计算过程而直接写出结果,这是运用计算器的弊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十分不利。
  教师在教学时,要求学生笔算的题目,有的学生却私下偷偷的使用计算器,根本就不动笔,而且影响其他学生,使部分学生等别人的答案。由于计算器的滥用,导致学生口算能力下降,笔算效率低,对于可以运用运算性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的题型,反而找不到灵活的计算方法。教学中我有着一次深刻的教育启示:2009年6月所教六年级学生参加我区升学检测,由于数学测试中要求统一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反思其原因:平时这部分的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频率高于其他学生,遗忘了算理,导致计算正确率下降。
  
  三、影响学生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习惯养成对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实际教学活动中发现,五六年级学生口算能力没有三四年级的整体水平高,究其原因:计算器计算简便,不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