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育法规基础知识
篇一:
11999年3月15日把“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依法治教就是依据法律管理教育,它是指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是依法治国方针在教育工作中的详细表现,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主要工作策略。
2依法执教就是指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教育法律的要求,依法行使权利,自觉推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它是依法治教策略在老师工作中的详细表现,也是对老师的基础要求。特点有A执教主体的特定性,B执教依据的专门性C执教性质的特殊性D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3七部教育法律有:《中国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老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
行政法规有:《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幼儿园工作条例》〈老师资格条例〉等
部门规章有〈幼儿园工作规程〉〈小学管理规程〉〈老师资格条例〉实施措施
4现代老师怎样依法执教:A提升教育法律意识,增强教育法制观念B努力学习和掌握教育法律的基础理论知识C重视培养和提升依法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讲 教育法律基础知识(上)
5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前者是指促进大家的知识和技能、影响大家思想品德的活动。后者是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层的要求有目标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她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6教育法狭义:特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订的相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即教育法律。
教育法的特点有a教育法是一个相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b是由国家制订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c是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的意志的表现d是以国家强制力确保实施的行为规范e是客观规律法定化了的行为规范。
教育法的本质a是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意志的表现b教育法所表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7教育法的基础标准有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标准b表现教育的民主性标准c保障教育的公共性标准d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标准e遵照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标准
8教育法的作用:规范、指导、评价、教育、预计、强制。
9教育法律规则是指由教育法所要求、经过教育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规范大家教育活动的行为准则。它是组成教育法的细胞。它有国家意志性、规范性、概括性特征。
10教育法律文件是教育法律规则的载体而教育法律规则是它的基础内容,完整地表述教育法律规则是它所追求的目标;教育法律规则是教育法律条文的实际内容,条文是教育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二者统一在教育法律文件中;教育法律文书是指适用教育法律规则于社会生活中的行为所产生的含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11教育法律规则的结构有假定、处理和法律后果三个组成要素,也有学者将它分为法定条件、行为准则、法律后果,逻辑结构上有“假如……则……不然”
12教育法律规则的类别有授权性和义务性,义务性又分命令性和严禁性规则
1、依法执教:就是指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教育法律的要求,依法行使权利,自觉推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
2、依法执教含有四个特点:①执教主体的特定性;②执教依据的专门性;③执教性质的特殊性;④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①依法执教的主体是特定的,只能是在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中任教的老师和其它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一个步骤——实施教育的老师的执教活动,必需根据教育法律进行并受教育法律调整和规范;③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行为,既不能任意行使也不能随意放弃,而是集权利处义务为一体,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3、现代教育为何必需依法执教?(或简述现代老师依法执教的义务)答:现代老师依法执教是因为:①中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②公民法律意识的不停增强;③老师法律素质的亟待提升;④老师以德执教的必定要求;⑤老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
4、简述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哪几部?答: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①1980年《中国学位条例》;②1986年《中国义务教育法》;③《中国老师法》;④1996年《中国职业教育法》;⑤1995年《中国教育法》;⑥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法》;⑦2021年《中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教育相关法律《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5、中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颁布实施至今即《中国学位条例》——1980年。
6、“依法执教”和“以法执教”区分:依法执教是指依据法律来进行执教活
动,其内容和形式全部必需符正当律的基础精神和详细要求。以法执教则是指利用法律手段进行执教活动,它侧重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