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2021年文明礼仪手抄报范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文明礼仪手抄报范文.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3/12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文明礼仪手抄报范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明礼仪手抄报范文

篇一:文明礼仪手抄报资料
  《文明风尚》
  什么是礼仪
  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个行为规范,是表现对她人尊重和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但是个人素质、教养的表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表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因此我们作为含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主要路径。
  生活中的礼节
  握手礼:握手时宜让女士、长辈、上级先伸手,以示尊重。通常是右手相握,有时也可左手加握。鞠躬礼:在庄重场所下三鞠
  躬,在通常场所下一鞠躬。点头礼:微微点头,以对人表示礼貌,适合用于比较随便的场所。注目礼:行注目礼时应脱帽、立正、挺胸、抬头,眼光平视前方或受礼者。招手礼:招手时为空手,并可同时说“您好”、“再见”等问侯语、离别语。鼓掌礼:通常表示欢迎、祝贺、赞同、致谢等意。致意礼:在公共场所碰到相识的人,通常举右手并点头致意。拥抱礼:在和外国好友交往时,若对方主动拥抱,便能够“随俗”。
  文明交往的方法
  一要热情礼貌。要主动、热情、大方,讲礼仪、讲礼貌,谦虚恭敬,语言文明,举止得体,装束优雅,仪表大方。二要公道正派。待人接物,为人处事,要公道正派,不
  要对她人说三道四,拨弄是非。三要实事求是。不说大话、假话,对方提出的问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根本做不到的事,不要轻易许诺。
  礼仪的标准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本身的规律性,其基础的礼仪标准:一、敬人标准。把 用户当做亲戚,把敌人当做好友。二、自律标准。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适度标准。适度得体,掌握分寸。 四、真诚标准。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文明礼仪小歌谣
  有礼节,互尊重,礼貌待人好品行。
  "您好","谢谢",文明语言通情理。 坐立走,要端庄,举止文明有修养。 常洗澡,勤换衣,仪表文明好风纪。 同学间,邻里情,民族习惯要尊重。 见外宾,要大方,彬彬有礼树形象。 重礼节,讲礼仪,社会生活铺路基。
  礼仪的由来
  有关礼的起源,说法不一。1、从理论上说,礼的产生,是人类为了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大家在追寻实现欲望的过程中,人和人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为了避免这些矛盾,就需要为 “止欲制乱”而制礼。2、从详细的仪式上看,礼产生于原始宗教的祭奠活动。原始宗教的祭奠活动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以祭天、敬神的“礼”。 大家将事神致福
  中的部分行为,从最初的祭奠之礼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多种多样的礼仪。
  中国礼仪发展史
  中国的礼仪在传承的过程中不停发生着变革。从历史发展来看,其过程可分四个阶段。1.礼仪的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萌芽。
  2.礼仪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771年)。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礼议被打上了奴隶阶级的烙印。3.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这一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效进行了系统论述。4.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公元前
篇二:文明礼仪手抄报内容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讲话
  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他人的宽容的。——贝尔奈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好衣饰。——全部德不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全部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培根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 有
  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很幸运的。 ——塞涅卡 谦固
  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徐特立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陈毅 一
  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事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宋代的理学大师周敦颐在《通书》里的一句话很值得拿来看看:“礼,理也。乐,和也。
  阴阳理以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弟兄弟,夫夫妇妇,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 文
  明礼貌
  学习争先虽主要,文明礼貌也要好。 学校要求全部遵守, 见到老师有礼貌。 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