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于可靠性的城市公交乘客满意度评价模型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峰小时下公交乘客满意度的评价模型。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行程时间可靠性、容量可靠性、站点准点到达可靠性三个可靠性指标,乘车环境舒适性、驾驶员驾驶技术、车内拥挤度三个舒适性指标,以及票价合理性这个经济性指标。评价指标量化值由层次分析―模糊综合判定方法获得。最后,利用深圳市和北京市的两条典型公交线路对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行程时间可靠性;容量可靠性;站点准点到达可靠性;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36-0008-04
1 研究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普及率的提高,城市交通拥挤日益加剧,交通环境逐渐恶化,交通质量面临巨大挑战。尤其许多大中城市人口密集度较大而道路资源十分有限,城市交通状况日趋紧张,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公共交通作为社会群体型交通,具有人均占有道路面积少、运量大、效率高等优点,可缓解人多地少、车多路少等交通问题和交通拥堵、能源紧张、污染严重等问题。优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挤的根本出路,已成世界各国共识。而作为城市客运交通主要方式之一的城市公共交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其服务水平与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密切联系。因此,对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寻求一种科学、客观、合理且量化的公交服务水平评价方法,是十分必要且必需的。
从20世纪80年代起,城市公共交通的满意度开始逐步为人所重视,进入90年代,国内开始有学者考虑公交服务的满意度问题(如张喜成,刘武,金宁,隽志才等)。然而,基于对公交顾客的大量问卷调查发现,公交顾客在对公交服务水平进行评价时,最为关心的指标为可靠性指标,如行程时间可靠性、容量可靠性、站点准点到达可靠性。本文基于对以往公共交通满意度的评价模型的分析总结
,将可靠性作为首要影响指标提出了基于可靠性的满意度评价模型,主要围绕车辆准点到达可靠性、容量可靠性和行程时间可靠性进行讨论,用层次分析法找出其评价指标及指标权重,用模糊综合判定方法来判定评价指标的量化值,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
2 指标体系的建立
模型选择
综合评价工作是主客观因素的结合,这就导致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也必然是主观和客观的有机结合。由于递阶层次结构可以较为方便地描述系统功能的依存关系,同时也是分解复杂系统的较为方便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这种描述方式符合人类处理复杂事务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