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作文生活化研究心得(二)
叶清香
一 •激发写作兴趣•让孩子乘兴而上
兴趣是学写作文最好的老师。三年级是小学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具有承上 启下的作用,我们必须在这个阶段唤起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激发起写作文的潜 能。我认为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信心。我非常注重三年级 第一节作文课的指导,一定要让孩子们在起点上感到写作文不是难事。这就对我 们三年级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充分备好课,做好学生的写前指导。 为了写好一次作文,有时需要一周的时间去铺垫,目的是让学生在写前有充分的 情感体验,等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老师再进行写法指导,自然就“水 道渠成”了。但注意第一次作文课千万别和学生谈字数,只需把方法教给他们, 接下来就是鼓励他们大胆下笔,而且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老师还要不失时机地去 表扬,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不畏惧作文。更值得重视的是第一次作文的评改,一定 要注意放大学生的优点。我们平时的作文满分是30分,第一次的作文评分我是 28分起步,而且告诉孩子们达到28分的给小组加分,这样第一次写作文全班基 本上都能加分,很好地保护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从此乐于动笔。
二•注叠语言积累•让孩子拾级而上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孩子们的作文水平得到提升,那就得需 要丰厚的语言积累,就得引源头活水,及早解决他们“无米下锅”的问题,让他们 拾级而上。因此我把作文教学的前期重点放在了引领学生读书上。从二年级下册 开始,我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给学生朗读美文或让学生互相交流欣赏美文。有时 还会从报刊书籍中精心筛选出一些短小精悍、启迪智慧的文章在课堂上朗读。空 闲时间我会走入学生中间,告诉他们我近期读了什么好书,情节何等曲折,内容 何等感人,以激起他们读书的欲望,然后推荐学生买书品读,并布置学生在规定 时间内读完。读完书后,及时召开读书报告会,以便让学生有读书交流的阵地。 这样,学生就产生了读书兴趣,养成了读书的好性不如烂笔头”,与课外阅读相配套的就是优美句段的摘抄。三 年级伊始,我就号召孩子准备“积累本”,将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好词佳句都写到这 个小本上。然后也会找时间让学生们在一起交流。在摘抄的过程中,学生对词句
的理解便会得到升华。我不但让学生读、记,我还要求背。学生必须会背课文中 指定的优美片段,甚至整篇课文,背名言警旬,背自己的读书摘抄,背唐诗宋词。 背得特别好的同学奖励课外书。在我的坚持下,学生从被迫到习惯再到超额完成 任务,逐渐爱上了“背书”。经过这样的逐级训练,学生头脑中自然会储存丰富的 语言材料,用的时候信手拈来。
三•坚持砌于练笔,让孩子盘旋而上
俗话说:“勤写笔下生花。”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多练多写,不要仅 限于每册课本要求的八次写作文训练,要加大训练量,增加练笔的机会,学生的 写作水平才会逐渐提高。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增加学生的生活和语言上 的积累,我在课堂上创设就文取材、一箭双雕的“小练笔”,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 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比如我经常这样傲:精 彩段落,仿一仿;动情之处,抒一抒;课文插图,写一写;悬念结尾,续一续。在这 样巧妙的练笔训练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能得到提高。
我还会抓住孩子生活中的各种写作契机,比如学校召开金秋体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