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干群共修“脱贫路”.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干群共修“脱贫路”.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1/3/1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干群共修“脱贫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干群共修“脱贫路”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阳春三月,当你涉足江西宜黄县南源山里时,会觉得到处都有一股热火朝天的修路热潮扑面而来。
  省定贫困乡宜黄县南源乡是个“山高水冷路难行”的穷山旮旯。条条山路都是“天晴人骑车,下雨车骑人”的险境场面。“脱贫必须修路”,这是多少代南源百姓的愿望和梦想。近两年来,该乡党委、政府应民心、顺民意,从修路开始,唱响了一曲曲干群共修“脱贫路”的奋斗歌。
  
  “有钱没钱。先干再说”
  
  “有钱没钱,先干再说”,该乡党委书记甘庆国的这句话,让乡党政班子成员着实鼓起了艰苦奋斗的勇气。2002年冬天,他们不等不靠,首先将省定贫困村下坪村刁钟嵊村小组的出山道作为示范。全体乡干部自带干粮、铺盖,领着村民群众顶风冒雪,开山劈路,实打实地干了起来。有位老农感动地说,很久没有看到当干部的与我们一起同吃同住同修路呢
!你们今天能这样带我们,我们累死也值得!”
  整整苦干了2个月,一条长达3公里的村级公路便奇迹般地修出来了。从此,这个村的村民告别了守着“金山”挨饿,生产、生活物质靠肩挑背扛的历史。
  这条路的修通,村民们尝到了甜头,也十分有效地调动了全乡其他村民修路的积极性。乡干部更是感慨万分:“亲民、为民、富民”,嘴上说上千遍万遍,还不如领着群众干一遍啊!
  
  童叟解囊,众人拾柴火焰高
  
  黄家地村是该乡最边远的一个村,地处海拔827米高的“石榴花尖”(山),离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与南城县接壤。村民们只要翻过山顶约4公里的山路便到了直通昌厦公路的南城睦安村。黄家地村民祖祖辈辈做梦也想打开这条通道。然而,面对这“太行”、“王屋”二山,穷山沟里的村民们怎能想“搬”就搬得掉呢?
  谁也没想到,乡党政主要领导却把这件事摆上了议事日程,很快请来县交通部门技术人员为修这条路进行了实地勘测,并详细列出了新建
4公里村级公路所需的造价,前期工程约10万余元。村民们见乡领导为这条路忙上忙下,便自发地在全村掀起了修路捐款活动。
  捐款的场面非常感人!从来未穿过一件像样衣服的村小教师兼村党支部书记付中根,一家人七拼八凑捐出了3000元,给村民们带了一个好头;接着,一位经济条件很困难的65岁村民胥细妹捐出了2000元;还有一位名叫付友贤的村小组长也跟着捐出了2000元;村长胡国栋不是这个村的村民,是本届选举时被该村村民选到这里来的,他也忍不住捐款1400元。还有一对残疾老人,男的瘸脚女的双目失明,平时都靠子女抚养,但一听说修这条路,硬是要村里收下他们的400元捐款;73岁高龄的老党员符节高,自己本无生活来源,也借款400元捐给村里……这一来,全村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