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田园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60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田园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摩登e代 2021/3/15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田园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田园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流涧小学校
流涧小学处于城乡结合处,座落在小店区北格镇流涧村东北
角,是一所全日制农村小学。学校始建于 1915 年 9 月,但由于社会与政治的原因,办学时断时续,而且校址也几经变迁,直到文化大革 命结束后学校的办学才真正走上正轨。 2007 年 7 月建成现在的新校
区,现有在校生 126 名,教学班 6 个,属单轨制教学,专任教师 12
名,中小学一级职称 6 名,中小学二级职称 5 名;中小学初级职称 1
名;本科 11 人,大专 1 人,其中市优秀班主任 4 名,区优秀教师 5
名,区优秀辅导员 1 名。学校校园占地面积 16137 平方米,生均 128
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 平方米,生均 平方米,绿化覆盖率 %。校内有教学楼一座,标准的运动场一个,并配有升旗设施,整体庄严、美观。校舍建筑面积 1280 平方米,生均 平方
米。学校配有图书室,藏书 9600 册、阅览室、多媒体教学设备 7 套、电脑室、体育室、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少先
队队室、卫生室、综合实践室等。学校多次获得市区好评, 2012 年通过山西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验收,成为北格镇第一所“义务 教育标准化学校”。我校还是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稳居全镇前三名, 体育成绩更是彰显了学校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特色。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按照“美育引领、和谐发展、绿色课堂”的 办学理念。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建设义 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以“健康、诚朴 、树木树
和谐、敬业、乐教”为教风;以“进取、团结、自主、乐学”为学风。进行以“田园文化教育”的学校特色建设。
一、“田园文化教育”提出的背景
国家正在积极提倡新农村建设,同时小店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发展促进工程确立我校为基地校。 通过专家培训, 我们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内涵, 要发展特色, 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以及走适合我校实际特色的学校建设之路。我校结合实际,根据学生发展情况,本着 “美育引领、和谐发展、绿色课堂”的办学理念,提出了符合我校实 际的田园文化教育。 以农耕教育为基础, 加强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 同时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打造“快乐教学”的教师团队,倡导积 极、健康的学****氛围,并以此影响学生的家庭生活。把田园文化的内 涵及内容影响师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通过对教师、 学生及家长的认识和了解, 我校把“田园文化教育” 作为学校的特色建设方向。 让师生的生活更贴近自然, 享受田园文化。因此,我们把创建工作的目标定位为:依托农耕文化,打造“田园文 化教育”特色品牌,让学生学会快乐学****教师愉悦工作,师生健康 共长。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提高师生的整体素养。 学校力求借助“田园文化教育”这一独特的资源,把“田园历史文化”与少先队道德建 设活动相结合,通过读书、 了解传统文化,并亲自参与农作物种植实践,品味劳动的乐趣、传承古代田园文化的精髓,接受现代田园文化 思想,让学生接受田园文化的熏陶,感受田园文化“快乐、自然、健
生对田园常识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 以农耕文化作为教育载体, 通过丰富多彩的学农实践活动, 以达到对田园文化的独特诠释, 同时通过“实践、体验——感悟、思考——内化、升华——外显、行动”的教 育规律,,促进学生树立结合古今, 让传统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思想, 有探究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精神,达到主动发展、和谐发展目的。
二、“田园文化教育”的内涵界定
“田园” 一词在字典里含义有三 :“田地与园圃; 农村;乡下描绘或表现村民生活的 ,尤其是以理想化和****俗化的手法表现田园诗,田园文学。”而我们国人一提到“田园”就会想到著名诗人陶渊明“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恬静的生活。我们学校之所以以“田园 文化教育” 作为特色发展, 并不是要回归乡村生活, 也不是倡导无为、宁静的生活。而是以“田园”为出发点,追寻自然、健康、和谐、快 乐、绿色的校园文化。 “田园文化教育”在我校是指拥有良好的生态校园环境、勤朴的耕种文化、健康快乐的学****氛围,绿色、和谐的人 文课堂。
田园是最理想的和谐社会。田园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审美的母
题。田园文化之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不绝, 并不在于对建筑形态、生活****惯等形式上的固守, 而在于在精神上对一种特定文化的不断体验,在于对 " 健康生活 " 这一核心的守常秉承。 它更应深入到心灵感受层面,这种感受是清新、明朗、轻松、愉悦的,折射到生态环境、建 筑空间、师生关系、课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