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一:流水灯实验
院(系):电子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日期:
班级
学号
实验室
专业
姓名
计算机号
实验名称
实验仪器
教师签名
实验成绩
实验目的
1. 掌握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方法。
2. 了解STC89C52RC单片机并行口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3. 掌握STC89C52RC单片机ISP(在系统可编程)技术。
4. 掌握发光二极管工作原理及驱动电路设计方法。
5. 掌握延时程序设计方法。
6. 掌握Proteus仿真软件使用方法。
7. 掌握Keil集成编译环境使用方法。
实验预习
1.熟悉Proteus仿真软件及Keil集成编译环境的使用方法。
2. 复习发光二极管工作原理及驱动方法。
3. 复习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方法。
4. 复习延时程序设计方法。
实验原理
,8个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经限流电阻接正电源,负极分别接P1端口的8个引脚。由图可知,~,输出高电平时发光二极管灭,编写程序控制并行端口P1的状态则可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灭。
P1端口输出一组数据对应发光二极管一个静态效果,动态效果可以用定时修改P1端口输出数据的方法实现。:
流水灯电路连线图
程序流程图
预作实验任务
1. 用Proteus仿真软件绘制流水灯电路图,:
2. 输入并编译以下程序,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100H
MAIN: MOV P1,#0F3H
SJMP $
运行结果及分析:
3. ,D3,D5,D7亮,D2,D4,D6,D8灭,应该如何设计程序?
流水灯电路连线图
4. 学习延时子程序的设计方法。若晶振频率为12MHZ,则下面的子程序运行一次延时200ms,将此子程序附在源程序中,则需要延时200ms时只需执行
ACALL DELAY
指令即可。
DELAY: MOV R7,#20
DE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