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马家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自动保存的).doc

格式:doc   大小:234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家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自动保存的).doc

上传人:AIOPIO 2021/3/16 文件大小:2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家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自动保存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一、工程概况
马家水电站位于职权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汤珠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方案规划的第一级电站。电站首部位于马家材瓜地岩沟和苗州沟汇合处,通过右岸长约5,38km的隧洞引水至厂房,厂房位于汤珠河与勿角沟交汇处沟交汇处沟口左岸,距下洲顺和电站首部约110m。电站拥有一个日调节库,,额定水头155m,,装机规模2×。本电站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下游河道减水段生态环境用水。
二、水文
白水江系白龙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岷山东麓的弓杠岭斗鸡台,分为黑河和白河两源,两源于黑河桥汇合后始称白水江:白水江自西北向东南流,流经九寨沟县白河乡、安乐乡、城关,在九寨沟县城下游约10公里处的双河乡汇入右岸支流---汤珠河,自柴门关出四川省境,流入甘肃省文县,于碧口汇入嘉陵江一级支流白龙江,白水江九寨沟县境内河道长约50公里。该河段南部以黄土梁与平武县境内的火溪河为蚧:西南部以弓醋岭与岷江源头分水:西北以纳玛梁毗邻黄河的黑河流域;北接白龙江。
汤珠河是白水江下游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岷山东麓九寨沟县境南部边缘,河源与九寨沟上游相邻,自西北向东南流至贾家磨附近折转北上,纳入草坡沟后又转向东南,经马家磨抵两河口处汇入勿角,然后折向东北,流经二道桥、上甘座、甘沟,汇入左岸支流—顺和沟,最后流经松柏,于双河乡附近注入白水江。,地理位置界于东经103度59分~104度19分与北纬32度53分~33度13分之间,流域面积646km2。
汤珠河流域地貌属岷山、邛崃山高山区。区内以高山、深切河谷为主,谷底海拔较低。,山顶最高海拔高程4558m,岭、谷相对高差达1100m左右,两岸岸坡陡峭,山体雄浑,地势倾斜向东,构成该区的岩石以三迭系砂岩、板岩为主,间夹灰岩,土壤以棕壤为主。植被覆盖率达50%以上,树种主要为油松。
马家电站位于汤珠河上,电站闸址位于九寨沟县马家磨附近,上闸址控制集水面积245km2,厂址位于勿角沟与汤珠河汇合的两河口旁,控制集水面积211km2。

汤珠河流域径流补给以降雨为主,地下水和高山融雪水为辅。由于流域内埴被覆盖很好,水源涵养条件好,加之地表岩层较为破碎,节理裂隙较为发育,有利于丰水期降雨下渗,致使地下水含量极为丰沛,流域调蓄能力大,枯水期地下水补给稳定且量丰。因此本流域径流具有年际变化小,且年内丰、枯差异相对较小的特点。

由于本流域地处川西北高原,受高程、地形及地理位置影响,暴雨出现机率较小,据九寨沟县扬名站资料统计,。暴雨发生时间一般为6~9个月,个别年份发生在5月底或10月初。汤珠河属山溪性河流,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涨落较快。
三、地质及工程布置
,松潘—甘孜褶皱系东侧区域内北西向,略向南出的一弧形构造带的北西部,历史地质资料表明外围历史强震对工区的最大影响烈度为Ⅷ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5011-2001)资料,工程区50年超概率10%,,对应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工程区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
,对水库环境影响也小,对库岸稳定性及向邻谷渗漏问题基本不存在。坝基坝肩渗漏应予重视,水库上游固体径流来源较丰富,应作好排淤设施。
,其距离F2断层下盘有500m,该闸址河谷相对较开阔、平坦,便于水工布置,但闸基河床覆盖厚度推测仍大于50m,根据山区河谷变化特点推测基础中以漂卵砾石层为闸基持力层,内夹透镜状砂层、砾石土层或局部架空层等,结构变化复杂,但承载力、抗滑稳定基本能满足低闸要求。
,设计城门洞型断面,,,从地形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地质构造分析,其进出口段受风化卸荷和隧洞后段F@、F2-1断层破碎带及其上、下盘影响带的作用,隧洞稳定性差,属
Ⅴ类围岩,而引水隧洞中段基本上Ⅲ类围岩为多约占70%,洞体稳定性稍好,局部段属Ⅳ、Ⅴ类围岩,约占30%。
:位于山脊斜坡地形。为中厚层灰岩、夹砂岩板岩,位于F·断层下盘影响带中岩体本身破碎水上断层多,加上受强风化卸荷作用,稳定性极差属,成洞差。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差异,水工布置有0+000至0+107m埋管段和0+107至0+。上平段属F2断层下盘影响带,岩体破碎、呈碎裂镶嵌结构,破碎带角砾石,显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