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华清池畔闻枪声.doc.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华清池畔闻枪声.doc.doc

上传人:omfadaz599 2016/5/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华清池畔闻枪声.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华清池畔闻枪声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早已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华清池前,每天人头涌动, 排队进园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然而, 人们未必都知道“西安事变”与华清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揭开历史烟云, 追寻当年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的踪迹,我迈进了华清池的大门。这是一个千古流芳的中国著名皇家温泉园林, 这里有旖旎隽秀的园林风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具有 6000 年温泉沐浴史, 3000 年皇家园林史的游览胜地, 自古就是帝王的离宫和游览胜地。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都将这块风水宝地作为行宫别苑。唐代建有富丽堂皇的“华清宫”,“华清池”也由此得名。被称之为“贵妃汤”的室内汤泉的建筑设计更是独具匠心,池壁由墨玉青石拼砌而成,汤池分上下两层,富丽堂皇。虽然墙体破旧, 泉水枯竭, 可以看出在当年多么豪华、奢侈, 杨贵妃在这里淋浴了近八个春秋, 不少文人墨客到此寻古觅幽, 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西安事变”旧址――环园,历尽沧桑,经过历代战争和风雨侵蚀, 原来的建筑已毁塌残存无几, 新中国成立后, 当地政府按照当年历史记载的布局重建和几次大规模的修葺、扩建形成了今天的建筑规模。整个建筑依据唐代建筑风格, 突出盛唐宫苑园林的历史风貌, 依山造园, 宫殿式的建筑古香古色, 九曲回廊, 亭台倒影, 错落有致。如今的华清池虽不及唐代规模宏大, 但也不亚昔日之富丽典雅, 仍然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到此参观并留下了“华清池水色清苍,此日规模越盛唐。不仅宫池依旧制, 而今庶民尽天王”的诗句, 高度概括了华清池的风貌与发展。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罗曼史就发生在这里, 因唐玄宗通音律, 而杨玉环善歌舞,两人在感情志趣上情投意合,使得玄宗对杨玉环宠爱有加。据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在骊山半山腰的长生殿前相依而立, 仰望星空, 因羡慕牛郎织女的多情, 伤感人世间的多变, 便双双跪地对天盟誓, 愿生生世世为夫妻。“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不就是佐证了这段千古绝唱?每年冬季唐玄宗便携贵妃姊妹及亲信大臣, 前来华清宫淋浴温泉, 直到第二年暮春才返回。在这里度七夕, 避夏暑, 处理朝政并接受万国使臣的朝拜,所以华清宫又有“第二都城”之称。沿着温泉水源东侧的台阶拾级而上,我来到了著名的“西安事变”发源地、蒋介石当年居住的居所――“五间厅”,眼前一池的荷花池水波光粼粼, 浮在水面上的白莲榭绿色茵茵, 荷花阁红柱长廊隐现, 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也曾经硝烟弥漫, 炮声隆隆。这是一座朱柱、青瓦的古式砖木结构的建筑, 长廊式的砖木结构厅房, 背倚骊山, 前临荷池, 中间庭院平坦, 树木葱郁, 因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而名五间厅。五间厅是环园中的主要建筑物, 合抱粗的赤色大柱高擎于厅的前廊檐, 气宇轩昂, 与周围的三间厅、望河亭、飞虹桥、飞霞阁相映成趣, 掩映在绿树之中。五间厅建于清朝末年, 1900 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西逃曾驻于此。 1934 年曾加以修葺, 成为高级官员游览休憩的场所。 1982 年2月,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6 年下半年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 在此策划高级军事会议, 坚持“攮外必先安内”的错误国策, 强迫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率东北军、十七路军进攻红军。蒋介石下榻“五间厅”时, 一号厅